心房颤动的治疗新进展
1维持窦性心律,2控制心室率治疗,3临床试验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生率是所有其他心律失常总和的2倍,并且其发生率及流行范围逐年增加 [1] ,发生于总人口的0.4%,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其发生率高达4% [2] 。房颤分为阵发性(发作通常≤7天,能自行终止)、持续性(通常)>7天,不能自行终止)及永久性(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房颤三类。房颤对患者的危害在于:(1)快速心室率如果长期持续,容易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左室功能损害、心室腔的扩张、心力衰竭。(2)房颤时心房血流缓慢,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栓塞是严重的合并症 [3] 。房颤过去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近年来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者不在少数。房颤的治疗是针对房颤本身对患者的危害,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和减轻症状。治疗方法有两种:(1)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2)控制心室率同时抗凝治疗。一般情况下,对每一次发作并且持续时间短于24h的房颤,选用复律治疗(包括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复律),这一选择已成为共识 [4] 。问题在于,对于持续性的房颤治疗原则数十年来都基于经验,并无权威性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5] ,由此而来,在房颤治疗方法上出现了至今无法统一的分歧。1 维持窦性心律
对于房颤的患者,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能明显地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发生率,减轻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并能减少抗凝药物的使用 [6,7] 。所以,多数医师将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作为优于控制心室率的选择。这种方法适用于阵发性房颤和时间不超过半年的持续性房颤,目前,转复和维持窦律或预防房颤复发有药物、起搏、心房除颤器、射频消融等几种方法。 药物治疗是转复房颤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最常用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疗效最肯定。常用药物为Ⅰa、Ⅰc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性心律最有效的药物包括奎尼丁、乙胺碘肤酮,或与施太可、异搏定、普罗帕酮联合使用。其中,胺碘酮是药物复律及维持窦律治疗中最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3]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房颤是心房存在多个折返子波的原理,Cox首创了迷宫术,迷宫术可以使一部分患者得到治愈,但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有许多学者应用迷宫术或基于迷宫术的径线行心房内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的目的在于根治房颤。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相比,射频消融根治房颤操作复杂,风险大,复发率高,对于这样一种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现在还不宜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也有学者根据冲动在心房间或房内传导缓慢,发生折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9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