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1998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0674369
烧伤大鼠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改变的联系
http://www.100md.com 贾晓明;朱兆明;梁延杰;陆江阳;王晓虹;孔秋华;王亚平;秦勤;杨毅;杨建法;张桂香;李玲
大鼠|烧伤,病理学|毛细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学|内皮缩血管肽类,关键词:
    参见附件(114kb)。

     贾晓明;朱兆明;梁延杰;陆江阳;王晓虹;孔秋华;王亚平;秦勤;杨毅;杨建法;张桂香;李玲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8 2

    关键词:大鼠;烧伤/病理学;毛细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学;内皮缩血管肽类

    烧伤大鼠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改变的联系*贾晓明1 朱兆明1目的:为了探讨烧伤早期脏器通透性变化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 度面积烫伤模型,观察了伤前及伤后八个时相点的五种脏器(心、肺、肝、肾、肠)含水量及蛋白含量值的改变,及相应条件下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1)烧伤后3h起各脏器出现含水量显著增加(P<0.05或0.01),峰值在48h内,心、肺出现早于其它脏器(8h、12h),增幅以肺、肾两脏器最高;(2)各脏器蛋白含量值,烧伤后8~72h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0.01),以心、肝、肾为著;(3)病理形态学观察(光、电镜),8h病变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肺、肾等脏器内皮细胞变性、水肿改变和一些脏器实质细胞的局灶性变性坏死。(4)ET-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8h组各脏器实质细胞ET-1阳性反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大鼠烧伤早期可出现内皮细胞变性、微血管通透性升高等病理改变。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CAJ附件(1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