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疾病控制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683681
水淹溺后心肺脑复苏15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疾病控制杂志》 1999年第4期
朱明辉 黄国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180 疾病控制杂志 1999 0 3 4
关键词:淡水淹溺;心肺脑复苏 期刊 jbkzzz 0 经验交流 fur -->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649.3; R605.94
【文章编号】 1008-6013(1999)04-0338-02

Analysis of 15 cases with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after freshwater drowning

ZHU Ming-hui, HUANG Guo-meng

淹溺是一种意外伤害。淡水淹溺后,往往因呼吸道阻塞出现窒息和死亡。现场的心肺复苏和初期生命支持及送院后脑复苏是减少死亡的关键。本文回顾了1986~1998年我院急诊科15例淡水淹溺病例,分析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抢救等问题。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分布 学龄儿童4例,中学生4例,成人7例,共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淹溺地点:游泳池8例,珠江河3例,公园内人工湖淹溺4例,全部病例都是淡水淹弱。淹溺时间8分钟~10小时,发生在游泳池淹溺时间8分钟~30分钟,而游泳池以外的淹溺时间为10分钟~10小时。
1.2 临床表现 现场呼吸心跳停止10例,有微弱自主呼吸者5例。发生在游泳池淹溺的8例,因有救生员在场都及时进行了心肺复苏(PCR)术,再呼120系统送往医院,转运时间平均20~30分钟;而发生在游泳池以外的7名患者,仅2例救出水面后有自主呼吸,经现场救治后神志转清,送院观察无特殊情况出现。另1例淡水湖淹溺抢救2天后,虽有自主呼吸,但最终还是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其余4例由于淹溺时间较长(最长达10小时)而死亡。游泳池淹溺者8例经现场复苏后再送医院抢救,有5例抢救成功,3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5例淡水淹溺中仅有7例存活,8例死亡。
1.3 送院后的处理 送院再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控制呼吸和防治肺部感染等抢救措施。

2 讨论

淡水淹溺所吸入的液体属于低渗溶液,可通过肺泡壁而渗透入血循环内,血容量相对增加,血液被稀释,细胞外液渗透压也被降低,细胞外液体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膨胀破裂,从而引起大量血管内溶血并导致血红蛋白尿,裂解的细胞碎片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同时,也因肺泡壁内衬细胞受损以及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发生塌陷和肺不张,产生动静脉分流,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一步加重缺氧,低氧血症呈进行性加重,最终因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MOF)[1]
淡水淹溺低渗状态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可发生低钠血症和低氧血症及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也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强调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淡水淹溺后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抽搐和脑水肿。脑组织缺氧4~6分钟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损害。淡水淹溺所造成的低渗状态也可加重脑细胞的水肿。现场的抢救是很关键的第一步,心跳停止5~10分钟后的心肺复苏可造成脑组织再灌注损伤,此时,脑组织充血和肺水肿,颅内压增高[2]
现场的心肺复苏,在抢救的现场和转送途中都必须连续做心外按压,不得中断。淹溺时间长者脑组织缺氧时间就长,脑死亡的机率大大增加。本组发生在游泳池以外的淹溺都因脑缺氧时间长而导致死亡。对缺氧耐受性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笔者认为儿童与青少年对缺氧的耐受性比成人好,所以抢救成功的机会可能比成人大。
淹溺后脑复苏的处理,心肺复苏一旦成功应及早进行脑复苏,淹溺的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脑缺氧、脑细胞的损伤和脑水肿的发生。因此,①应及早使用脑细胞保护剂;②使用高渗性利尿剂同时防止低血钾的发生,注意控制液体的出入量;③防止脑的再灌注损伤;④头部物理降温和亚低温麻醉,减低脑细胞的氧耗量;⑤改善低钠血症[3] ;⑥复苏后应控制肺部感染,加强全
身的支持治疗,以促使淹溺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简介】 朱明辉(1962-),女,副主任医师,学士

【参考文献】

[1] 陈国桢. 内科学 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44.
[2] 杨涵铭. 脑复苏和脑死亡[J]. 上海医药,1991,4(6):370~371.
[3] 祝益民. 细胞复苏的概念及其意义[J]. 中国危重病医学,1995,7(4):253.

(收稿日期 1999-07-02)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