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665555
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
陈素兰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柳州 545000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 17 2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小剂量;咪唑安定;哌啶;氟哌啶;内脏牵拉反应 期刊 gxykdxxb 0 282-283 经验交流 fur -->

摘要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咪唑安定和哌啶对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结果。方法: 取采用硬膜外阻滞施行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分别静滴哌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作为硬膜外阻滞的辅助用药,观察二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哌咪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哌氟组(P<0.05),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哌啶配伍,抑制硬膜外阻滞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614.42

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苯二氮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焦虑、遗忘、肌松及镇静催眠作用,我们用它与哌啶合用,防治硬膜外阻滞下的内脏牵拉反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择期中下腹手术患者100例,男47例,女53例,年龄20~60岁,ASAⅠ~Ⅱ级。手术种类:子宫全切,前列腺摘除,阑尾切除、肠部分切除手术等。随机分为2组,分别辅助哌
啶加咪唑安定(哌咪组)或哌啶加氟哌啶(哌氟组)观察二者对硬膜外阻滞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效果。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手术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两组患者术前30 min均肌注安定10 mg、阿托品0.5 mg,常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管,分次注入2%利多卡因15 ml(包括试验量),阻滞平面在T6 以下,患者硬膜外阻滞平面确切,无明显的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于手术切皮前5 min缓慢静滴给药。①哌咪组:哌啶50mg加咪唑安定2 mg;②哌氟组:哌啶50 mg加氟哌啶2.5 mg。
1.3 麻醉期间连续临床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对内脏牵拉反应、镇静情况进行分级评定。
1.4 观察指标
1.4.1 内脏牵拉反应分级标准:0级,患者恶心、呕吐、重度牵拉痛,甚至鼓肠;1级,患者诉不适或恶心,轻度牵拉痛,无呕吐、鼓肠;2级,患者仅感不适,无牵拉痛和呕吐;3级,患者安静,无反应。
1.4.2 镇静情况分级标准:1级,完全清醒,定向力好;2级,瞌睡;3级,闭目,回答问题清楚;4级,入睡,唤之可醒;5级,入睡,不能唤醒。
1.4.3 呼吸情况以SpO2 、R评定;循环情况以MAP、HR评定。

2 结 果

2.1术中患者内脏牵拉反应,见表1。经秩和检验,哌咪组内脏牵拉反应优于哌氟组,差异有显性(P<0.05)。
2.2 注药后10 min患者镇静状态,见表2。经秩和检验,哌咪组在镇静深度明显强于哌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患者内脏牵拉反应(n=50)

组别 等 级
0 1 2 3 P
哌咪组 0 2 26 22
<0.01
哌氟组 0 8 28 14

表2 两组患者镇静状态(n=50)

组别 等 级 P
1 2 3 4 5
哌咪组 0 0 2 27 21
<0.01
哌氟组 0 2 12 26 10
2.3 两组患者用药后SpO2 和R均明显下降。用药前后SpO2 、R差值两组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见表3。在用药后30 min,两组患者SpO2 可恢复至正常范围(>0.96)。经鼻导管低流量(2~4 L/min)给氧后5 min,两组患者SpO2 均上升至0.97以上,其中,哌咪组为0.98±0.0095,哌氟组为0.98±0.0079。
2.4 两组患者用药后MAP、HR与注药前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见表4。

表3 注药前后SpO2 、R变化差值(n=50,±s)

组别 SpO2 R(次/min)
哌咪组 0.049±0.014 3.76±1.04
哌氟组 0.045±0.012 3.49±0.99
P >0.05 >0.05

表4 两组患者注药前后MAP、HR变化(n=50,±s)

组别 注药前 注药后5 min
MAP(p/kPa) HR(次/min) MAP(p/kPa) HR(次/min)
哌咪组 12.09±1.54 86.78±11.63 11.67±1.24 87.52±13.35
哌氟组 11.92±1.86 89.45±12.80 11.28±1.96 84.63±14 .32
两组MAP、HR与注药前比较,P均>0.05

3 讨 论

3.1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式,在行腹部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很高 [1],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普通运用哌啶或复合其他镇静药消除患者术中焦虑、紧张情绪,缓解手术牵拉反应,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但诸多实践显示,仍有部分患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效果不满意。咪唑安定是一种新型苯二氮类药物,具有强大的催眠、抗焦虑、中枢性肌肉松弛及顺行性遗忘作用,效价为安定的1.5~2倍,其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其他麻醉的镇痛作用[2] ,故我们用它代替临床上常用的哌氟合剂中的氟哌啶,克服了氟哌啶镇静不足的缺点,二者联用与哌氟合剂相比,镇痛、镇静效果大大增强(P<0.01),加上咪唑安定的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有效率达96%,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术中患者不良记忆,效果令人满意。
3.2 有报道较大剂量的咪唑安定(0.1~0.3 mg/kg)与哌啶合用对呼吸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 ,鉴于此,我们采用小剂量的咪唑安定2 mg(0.03~0.04mg/kg)与哌啶配伍,在保证了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的同时,又大大减少了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本组病例未发现呼吸暂停现象,与哌氟合剂相比,二者用药后SpO2 、R下降的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另在吸氧的情况下,SpO2 均能维持在0.97以上,本组资料显示咪唑安啶与哌啶合用,MAP、HR与注药前相比,无明显的循环抑制作用(P>0.05),故我们认为,在常规吸氧的情况下,小剂量咪唑安定与哌
啶合用,防治硬膜外阻滞下的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理想而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艾艳秋,张 卫,马君志.异丙酚防治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的观察.中 华麻醉学杂志,1998,18(2):115.
2,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29.
3,刘洪泽,崔健君,蒋征文.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咪唑安定哌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1997,13(4):247.

收稿日期:1999-07-27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