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1998年第1期
编号:10665086
RF滴度与型别分析的临床意义探讨
http://www.100md.com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
RF滴度与型别分析的临床意义探讨

     王 杰 秦志芳 殷文金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医院 南京 210008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 0 20 1


    关键词: 期刊 yjmzyxyxb 0 论著与临床报道 fur -->


    

笔者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了145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及滴度,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RF的IgM、IgA、IgG三种型别,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①145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均经我院免疫科明确诊断。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1例,包括SLE合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2例,合并干燥综合征(SS)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35例,包括RA合并SS4例;SS患者43例;硬皮病8例;PM/DM8例;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7例;白塞病3例。②34例正常人来自我院体检正常者。

    1.2 检测方法[1] ①乳胶凝集法:试剂由上海科欣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聚苯乙烯乳胶颗粒用人IgG包被,标本作1∶20稀释,出现凝集者再作倍比稀释直至阴性。②ELISA法:以兔IgG包被聚苯乙烯反应板,使血清游离的RF与之结合,再加酶标记的抗人IgM、IgA、IgG分别测定RF的型别。主要试剂是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北京分公司提供,酶标仪为国营华东电子管厂DG3022A型。结果判断:(待检血清OD值-空白对照OD值)×100,取34例正常人均值±s为正常上线,高于上线者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t检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