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麻醉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668886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羟自由基的来源及对亚低温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脑|再灌注损伤|自由基|低温,关键词:,.,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羟自由基的来源及对亚低温的影响

     陈群 曾因明 王士雷 许鹏程 范建伟 221002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陈群、曾因明) 本院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许鹏程、范建伟);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王士雷) 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9 0 19 4


    关键词:脑;再灌注损伤;自由基;低温 期刊 zhmzxzz 0 实验研究 fur -->


    

【摘要】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纹状体多巴胺和ATP含量和羟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10分。32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组。应用高效液相测定纹状体多巴胺、ATP和海马羟自由基(OH. )的含量。结果 脑缺血10分,缺血组海马2,3-DHB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再灌注60分时,缺血再灌注组2,3-DHB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亚低温组2,3-DHB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缺血后纹状体ATP含量较缺血前明显下降,但再灌注60分时有所恢复。再灌注60分时,亚低温组纹状体ATP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缺血后纹状体多巴胺含量较缺血前明显下降,但再灌注60分时有明显恢复。再灌注60分时,亚低温组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亚低温可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和促进ATP含量的恢复而减少羟自由基的产生,这可能为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The resources of hydroxylradicals generation during cerebal ischemia/reperfusion and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CHEN Qu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