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669880
双歧杆菌实验性大肠癌凋亡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
     王立生 潘令嘉 陈宏 郑跃杰 孙勇 张亚历 周殿元 5101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 中华医学杂志 1999 0 79 1


    关键词: 期刊 zhyxzz 0 基础研究 fur -->


    

我们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法以及电镜检测了移植瘤的凋亡细胞以及bc1-2、bax基因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双歧杆菌的抑瘤机理。

    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BALB/c(nu/nu)小鼠,6~8周龄,雄性,体重约18~22 g,饲养于SPF级动物室。

    2.菌种来源及其培养:双歧杆菌系本所从健康婴儿粪便中分离培养所得,经API-20A和TAB系统及多次生化反应鉴定为青春型。实验时将双歧杆菌接种于硫乙醇酸盐肉汤中,置厌氧培养箱37℃培养72小时,含菌培养液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去上清,菌泥以磷酸盐缓冲液(PBS)液漂洗3次,调细菌数为1×1010 /ml。

    3.大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系人未分化结肠癌细胞。实验时按常规传代于含质量分数为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生长至单层后,以质量分数为0.25%胰蛋白酶消化贴壁的细胞,收集并调细胞数为1×107 /ml。

    4.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双歧杆菌的抑瘤实验:实验动物分为两组。⑴双歧杆菌注射组:20只裸小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6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