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648484
先天性肛门旁副尿道合并阴茎部尿道发育不良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年第9期
周保成 陈文山 441001 湖北省襄樊市,解放军第四七七医院泌尿外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9 0 20 9
关键词: 期刊 zhmnwkzz 0 病例报告 fur -->

患者,男, 5岁。自幼蹲式从肛门旁排尿,阴茎部尿道排尿滴沥状而入院。体检:阴茎及双侧睾丸正常,阴茎头部尿道外口位置正常,但外口细小,仅可插入 4F输尿管导管,进入 7cm后受阻。截石位肛门口 12点前缘可见一个异常尿道口,无尿失禁。排尿时见肛门旁尿道口排尿通畅,尿线粗,而阴茎头尿道口仅有少许尿液滴出。 IVU见膀胱形态正常,后尿道及副尿道粗,而阴茎部尿道细如线状。诊断:先天性肛门旁副尿道合并阴茎部尿道全程发育不良。
手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阴茎头冠状沟环行切口,在深筋膜平面充分游离阴茎体至根部。 (2)会阴部倒 U形切口,切开球海绵体肌,将阴茎体袖套状拖至该切口处,在尿生殖膈处切断尿道,尿道口很细,予以结扎。用血管钳纵形钝性分开尿生殖膈。 (3)下腹部切口打开膀胱,经膀胱颈口将尿道探子插入副尿道作引导,游离副尿道。近外口处切断,外残端结扎。将副尿道向上移位至尿生殖膈上半部,测量缺损尿道长度为 8cm(4)切取左大腿内侧长 10cm,宽 2cm全厚皮片,创面直接拉拢缝合。去除脂肪颗粒后,将皮片包绕 12F气囊导尿管 5-0肠线缝制成新尿道,近口与原副尿道近端口吻合。将新尿道紧贴于阴茎体腹侧尿道海绵体部,并将阴茎及新尿道复位。 (5)膀胱造瘘,缝合各切口。术后抗感染治疗。新尿道成活,切口一期愈合。尿管保留 12天后拔出,患者排尿通畅,尿线粗,并排出脱落的新尿道表皮角化层。患者出院后 2周排尿费力,尿线变细,于门诊行抗炎并每周尿道扩张 1次,共 5次。患者恢复排尿通畅。随访半年,患者排尿正常。

(收稿: 1999-06-03)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