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能力在热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关键词:
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可以通过它所调动的内源性机制减轻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再灌注损伤,其中热休克蛋白和钙离子通道在这种保护机制中的作用基本上得到公认[1,2] 。但对抗氧化能力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肾脏方面的研究甚少,且结论不一。为此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结 果 (1)IP组术后24、72小时SOD(Nu/g)分别为1 951.3±312.5和1 457.0±206.0,明显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的1 408.5±280.2、1 044.4±234.1,P<0.01,及假手术组的1 004.6±246.6、1 004.5±238.5,P<0.005。术后168小时上述差别缩小,但缺血预处理组仍略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2)IP处理后24、72小时肾组织的LPO(nmol/g)分别为640.5±142.2和466.6±85.9,低于单纯缺血组的958.5±127.0,702.0±156.3,P<0.05。IP组与假手术组相比,24小时点略高而72小时点相仿。(3)单纯缺血再灌注术后24小时肾组织的NO(nmol/g)为253.6±29.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114.9±24.0,P<0.05,而IP组的NO水平介于两者之间。术后72小时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和IP的NO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术后168小时IP组已经接近假手术组,但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仍高于假手术组。
讨 论 SOD作为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和大分子的抗氧化酶,可对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脂质过氧化而起保护作用。本实验观察到经缺血预处理后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加,表明缺血预处理可增强肾组织的抗氧自由基能力(即抗氧化能力),因此可能是缺血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在肾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超氧阴离子(O-2 )可转化成羟自由基(OH)及H2 O2 ,这些自由基可通过膜的脂质过氧化,降解各种生物膜,从而产生大量LPO,造成各种细胞器的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本研究显示IP可以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产生LPO,而且与SOD的变化趋势相反,提示IP后LPO的减少可能与SOD的增加有关,两者都有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肾的损害。
赵保路等[3] 在进行肾缺血、移植和再灌注实验时,发现组织损伤越严重代表NO自由基直接证据的电子自旋共振信号越大,加入自由基清除剂后,肾组织的损伤减轻,产生的NO亦减少。本实验中发现IP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NO的产生,因此NO也可能参与了上述内源性保护机制。
由此可见,IP可使肾组织的SOD合成增加、LPO和NO生成减少,从而增强肾脏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IP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许澍准.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基础医学与临床,1997,17∶1-6.
2 Emami A,Schwartz JH,Borkan SC.Transient ischemia or heat stress induces a cytoprotect protein in rat kidney.Am J Physiol,1991,260∶F479-485.
3 赵保路,陈惟昌.NO自由基的性质及其生理功能.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20∶409-413.
(收稿:1998-07-16 修回:1998-11-16)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