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内科杂志》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65059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评估
http://www.100md.com 《中华内科杂志》 1999年第7期
关键词:,一、SLE疾病活动性,二、累积损害,三、生命质量
     杨岫岩 梁柳琴 51008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0 38 7


    关键词: 期刊 zhnkzz 0 讲 座 fur -->


    

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调用药个体化[1] ,这需要对病情的轻重和预后进行科学评估。传统上多只采用疾病活动性,这显然不够全面。因为一时的高度活动并不影响远期预后,而反复或长期的疾病活动,即使活动度不太高,也会使不可逆的损害逐渐累积,最终发展为慢性脏器功能衰竭。治疗SLE的药物也常引起慢性损害,如骨质疏松、性腺损害等。另外,作为慢性病,SLE病人的生命质量也是临床决策时不可忽视的内容。因此,评价病情、估计预后必需包括3个方面[2,3] :即疾病活动性、累积损害和生命质量。

一、SLE疾病活动性

    虽然持续或反复的疾病活动可导致不可逆的损害。然而疾病的活动性评价主要是针对可逆性的损伤,它是临床治疗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依据。相对于累积损害和生命质量,SLE的疾病活动性评价发展比较早,也比较成熟,世界各地已有多个比较可靠的评价标准。其中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应用最广,其次是系统性狼疮活动性测量(SLAM)指数和大不列颠爱尔兰狼疮评估组(BILAG)指数。这3个活动性评价标准作为临床研究的工具和临床治疗决策的依据均有同等的价值[3]

    SLEDAI包括24个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其中癫痫、精神病、器质性脑病、视觉异常、颅神经病变、狼疮性头痛、脑血管意外、血管炎的权重积分为各8分,关节炎、肌炎、管形尿、血尿、蛋白尿、脓尿的权重积分为各4分,新发红斑、脱发、黏膜溃疡、胸膜炎、心包炎、低补体血症、DNA抗体滴度增高的权重积分为各2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