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651419
成人隐性骶椎裂脊髓栓系综合征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骨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赵来绪 张功林 荆浩 741300甘肃省武山县医院骨科(赵来绪);兰州军区总医院脊柱外科(张功林、荆浩) 中华骨科杂志 1999 0 19 5
关键词: 期刊 zhgkzz 0 个案报告 fur -->

患者女,38岁,工人。因骶尾部摔伤伴肛门部疼痛半年余,于1997年7月7日住院治疗。入院前半年下台阶时不慎踩空,蹲坐摔伤骶尾部,由别人扶起,站立休息片刻后好转,步行回家。因能行走,未引起注意。此后骶尾部时有疼痛,坐位时加重,平躺减轻,同时出现肛门直肠深部、会阴区疼痛,肛周感觉迟钝,遗尿、尿频及尿急,当咳嗽、喷嚏等增加腹内压时,尿即流出。1个月前因上述症状不减轻在外院摄X线片检查,提示骶尾交界处半脱位,行局部封闭等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转我院住院治疗。
查体 发育营养中等,全身一般情况尚可。骶尾部稍偏左可见8cm×6cm的包块,表面皮肤颜色正常,质软,边界不清,移动差,触压时肛门、会阴部有疼痛、麻木感;肛周皮肤感觉迟钝;尾骨处有轻压痛,触摸时似有脱位;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弱,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膝及跟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验(-)。血、尿、便及肝功能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骶椎隐性脊柱裂,骶尾交界处半脱位,远端向后脱位(图1,2)。MRI显示腰骶部脂肪瘤,脊髓低位,位于L4椎体下部,脂肪瘤经脊柱裂侵入椎管与终丝粘连形成栓系(图3,4)。

图1 隐性骶椎裂

图2 骶尾交界半脱位

图3 脂肪瘤经脊柱裂侵入椎管(MRI)

图4 脂肪瘤经脊柱裂侵入椎管

治疗 全麻后取俯卧位,以腰骶部脂肪瘤为中心做一横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侧游离至瘤体边缘,从其下向骶椎裂处游离,见脂肪瘤经裂孔侵入椎管内,仔细分离,发现裂口约5cm×2cm大小。咬除部分残存的S1,2 右侧椎板,见脂肪瘤向头侧延伸至L5 ~S1 间隙处,对硬膜囊有压迫,切除脂肪瘤后发现硬膜囊仅有1cm×0.5cm大小的裂口与脂肪瘤相连,同时扩大硬膜囊裂口,在硬膜腔内最低位切断终丝。然后,缝合硬膜囊裂口,在左侧切取13cm×5cm大小的腰背筋膜瓣,向中央翻转覆盖骶椎裂孔,依次缝合切口。术后肛门、直肠深部疼痛消失,1个月后肛周感觉恢复,3个月后排尿功能恢复正常,并恢复原工作。随访1年,功能完全恢复。
讨论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因素,使脊髓受到牵拉并形成栓系,使脊髓低位,从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候群。一般在4岁以后大多出现症状。成人脊髓栓系出现症状,常有明显的诱因。我们认为成年人在外伤后,出现不能解释的肛门、会阴区疼痛、泌尿系统症状以及鞍区感觉障碍时,应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脊髓栓系综合征。本例有外伤史,打破了牵拉与神经功能两者之间脆弱的平衡而出现症状[1] 。由于本例属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圆锥下型,侵袭低位马尾神经,故无肢体神经症状。MR检查可确定诊断,显示圆锥位置。关于该病的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一旦确诊,手术时机越早越好,因为神经损害呈不可逆性[2] ,应尽早解除脊髓栓系,纠正局部的扭曲和压迫,恢复受损部位的微循环,促使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一般出现症状时间少于2年者预后较好[3] ,本例出现症状后半年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Pang D,Wilber JE.Tethered cord syndrome in adults.JNeurosurg,1982,57:32-47.
2 McLone DG,Naidich TP.Laser resection of fifty spinal lipomas.Neurosurgery,1986,18: 611-615.
3 石志才,李家顺,贾连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中华外科杂志,1995,33:734-737.

(收稿:1998-09-02修回:1999-03-02)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