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1998年第5期
编号:10653315
横切口小儿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http://www.100md.com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
梁启伟 韦振莹 段永顺 杜晨 袁谭 150080 哈尔滨市解放军211医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8 0 0 5
关键词: 期刊 zhxrwkzz 0 论著摘要 fur -->

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经腹部横切口结扎精索静脉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12例,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2例, 年龄7~12岁。病程6个月至3年。均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其中Ⅱ°10例, Ⅲ°2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与麦氏切口相对应之左下腹稍偏下作一横行切口,长2.0~2.5 cm。分层切开, 将腹膜游离并向内推移,用拉钩牵开创缘,便可显露出自下向上走行之粗大的精索内静脉。稍用力向下牵拉患侧睾丸时,可见静脉有拉动现象或挤压阴囊时可见该静脉充盈增粗。游离、切断精索静脉, 用4号丝线分别结扎两断端。不放引流。术后7天拆线。手术操作时间7~12分钟,平均8分钟。
结果: 12例术后7天内症状均消失, 无并发症。随访1~6年无复发。
讨论: 精索内静脉行至腹股沟管处接纳多条属支,并与输精管和精索内动脉伴行。小儿精索内静脉及动脉均较细,经腹股沟切口结扎精索内静脉时, 可因属支结扎不彻底而复发,如损伤精索动脉可引起睾丸萎缩,如止血不彻底易产生阴囊血肿。精索内静脉走行至经腹部切口处为单一主干,在此处结扎,能克服精索静脉属支结扎不彻底而术后易复发的弊病,还可以避免损伤精索动脉。另外,横切口线符合下腹部皮肤纹理走行, 具有切口小、 出血少、术后愈合好、 手术操作时间短等优点。

(收稿: 1997-06-04)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