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654839
第37例──发作性抽搐及双下肢无力
http://www.100md.com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第37例──发作性抽搐及双下肢无力

焦劲松 王国相 100029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临床病理讨论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0 32 4
关键词: 期刊 zhsjkzz 0 临床病理讨论 fur -->

瘢痕癌是指发生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瘢痕基础上的癌变。瘢痕癌的发生以鳞状细胞癌(鳞癌)最为常见,基底细胞癌次之,国内外的学者对于皮肤瘢痕癌,尤其是烧伤瘢痕癌作了较多的报道[1~3] ,而对寻常狼疮引起的癌变报道不多。现将我科20多年的皮肤瘢痕癌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我科病理室自1974~1996年9月,经常规病理诊断鳞癌212例,其中瘢痕癌31例,占同期鳞癌病例数的14.6%。其中男14例,女17例,男∶女约1∶1.2,年龄为33~93岁,平均年龄为53.7岁,其中>50岁27例,占87.1%。
2.临床资料 :31例瘢痕癌中,临床均表现为瘢痕后溃疡形成,原发病分别为寻常狼疮15例、烧伤8例、外伤5例、放射性损伤2例及盘状红斑狼疮1例。溃疡的面积最大为15cm×8cm,最小为0.4cm×0.8cm,其中7例为多发溃疡。溃疡位于头面部18例,躯干5例,下肢5例(图1),上肢3例,从临床出现瘢痕到临床确诊为鳞癌的时间为6~47年,其中病程在10年以内4例,11~20年8例,21~30年12例,31~40年5例,>40年2例。平均25.3年,自溃疡出现到临床确诊为鳞癌的时间为4个月至10年,平均2.7年,2例烧伤瘢痕癌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例为Ⅱ级鳞癌,1例为Ⅲ级鳞癌。


图1 1例皮肤瘢痕癌的皮损表现

二、组织病理改变
31例均取自溃疡组织或溃疡的边缘,全部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分别经2位病理医师检查确诊。镜下可见由鳞状上皮细胞组成的瘤组织不规则向真皮内侵袭性生长,有数量不等的异型鳞状细胞,按其异型鳞状细胞数量及侵袭深度的不同划分,其中分化较好的Ⅰ级鳞癌11例,占35.5%,Ⅱ级鳞癌16例,占51.6%,表现为中等分化的Ⅲ级鳞癌4例,占12.9%,无分化差的Ⅳ级鳞癌。所有组织的间质大多为淋巴细胞浸润。

三、讨论
本文31例瘢痕癌中,继发于寻常狼疮15例,烧伤瘢痕癌共8例,分别占我科门诊同期鳞癌病例的7.1%及3.8%,继发于寻常狼疮的瘢痕癌所占比例高于烧伤瘢痕癌。瘢痕癌的发生,以鳞癌最为常见,基底细胞癌次之,偶有2种或2种以上并发的报道。瘢痕癌早期的侵袭性不强,进展较慢,转移较晚,但术后易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本组病例中,所有的癌变组织病理上均表现为鳞癌,且大多为分化较好的Ⅰ、Ⅱ级鳞癌,共27例,中等分化的Ⅲ级鳞癌4例,无低分化的Ⅳ级鳞癌,其中2例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此点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相符。
关于瘢痕的癌变原因,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慢性刺激所致。分析本组的病例可以看到,瘢痕发生至临床确诊鳞癌的平均年限为25.3年,支持长期的慢性刺激是导致瘢痕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瘢痕基础上发生久治不愈的溃疡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定期随访,争取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以达到早期、彻底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茂昆,许素玲.烧伤瘢痕癌(附26例报道).新疆医学院学报,1988,11:277-278.
2 谢尔凡,黎鳌.烧伤瘢痕癌国外进展.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3,6:430-432.
3 Alconchel MD, Olivares C, Alvarez 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alignant melanoma and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 arising in burn scars. Br J Dermatol, 1997,137:793- 798.

收稿:1998-08-03修回:1998-12-2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