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655720
抗炎治疗对哮喘患者心理改变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年第8期
抗炎治疗对哮喘患者心理改变的影响

     李明华 李连弟 张淑玉 王晓燕 266002 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变态反应科(李明华、张淑玉);青岛铁路医院呼吸科(李连弟、王晓燕)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 0 22 8


    关键词: 期刊 zhjhhhxgr 0 论著摘要 fur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表明,所有哮喘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哮喘病所致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因素对哮喘病的影响。其中哮喘病引起的抑郁(厌世、悲观甚至自杀倾向)、恐惧、焦虑和自卑等心理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精神状态和病情的恢复。我们通过观察60例中度哮喘患者吸入丁地去炎松治疗前、后的心理改变,以探讨抗炎治疗对哮喘病所致心理障碍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60例中度哮喘患者的诊断均以青岛哮喘会议制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为依据[1] ,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1岁。病程分别为1~35年不等,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系统的抗炎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吸入丁地去炎松组(抗炎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1岁。抗炎组每日吸入丁地去炎松气雾剂(阿斯特拉无锡公司生产)0.8mg;对照组给予口服沙丁胺醇2~4 m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在必要时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并记录吸入次数,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停止治疗后12小时进行症状评价、肺功能测定,同时进行90项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价。(1)症状评价和记分方法[2] :①0分: 无任何症状,可参加所有活动;②1分:喘息每周发作<2次或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每周<2次,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夜间有轻微症状但不影响睡眠;③2分:喘息每周发作>2次或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2次,日常活动即有症状,夜间时常被症状所惊醒;④3分:喘息经常或持续发作,不能活动, 夜间发作频繁难以入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5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