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0655751
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误诊五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年第8期
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误诊五例
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误诊五例

李保洲 李小峰 王伟 730913 白银市,甘肃靖远矿务局职工医院(李保洲、王伟);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李小峰) 中华结核和呼吸感染 1999 0 22 8
关键词: 期刊 zhjhhhxgr 0 病例报告 fur -->

收集我院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5例,对其误诊原因及诊断进行分析。
临床资料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17~50岁。均为包虫病流行区长期生活的居民,均有羊犬接触史。包虫病史1~6年。临床表现有右上腹痛、发热、咳嗽、咳痰。3例咳痰初为金黄色痰液后转为黄脓痰,痰有苦味。行包虫皮内试验均强阳性。X线胸片示:5例均无肺包虫征象。4例右下肺见模糊阴影(图1),1例右下肺条索状阴影,肝上区见一透亮区,并有液气平面(图2)。5例中误诊为肺脓疡3例,败血症2例。其中4例经腹行肝包虫囊肿摘除,引流后支气管胆瘘自行愈合。1例经胸膈肌行肝包虫囊肿摘除,胸腹腔引流后治愈。


图1 右下肺可见模糊阴影

图2 右下肺条索状阴影,肝上区见一大透亮区,有液气平面

讨论 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我院787例肝包虫病患者中20例并发支气管胆瘘,其中5例误诊,误诊率达25%。分析其原因:(1)肝包虫并发支气管胆瘘原发病在肝脏,病变在肺部;(2)对胆汁样痰液缺乏认识。
肝包虫支气管胆瘘发生的原因可能为,肝上区包虫反复感染,囊壁受损,一方面化脓性感染累及肝实质形成肝内胆管瘘;另一方面化脓性感染向上扩展至膈肌,致膈、胸膜、肺粘连,产生炎性反应。使感染的包虫囊内容物、胆汁通过膈肌、胸膜、肺进入支气管。诊断依据为:(1)除外胸肺包虫病。(2)发热、右上腹痛、咳胆汁样痰。痰胆红素试验阳性,呈碱性,苦味[1] 。或咳黄脓痰混有包虫子囊及内囊碎片[2] 。(3)X线胸片示:肝上区包虫囊肿出现液气平面或为“水上浮莲征”及“新月征”[2] 。胸透时偶显子囊漂浮时的“肥皂泡征”[2] 。确诊后给予一定时间的支持治疗后,即应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蒋江营,陈文斌,郑树森,等.胆管胸膜支气管瘘二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220.
2 萧光夏,朝万江,王中易,主编.外科理论与实践(七).第1版.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6.290-291.

收稿:1998-12-21
修回:1999-03-11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