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手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656436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
http://www.100md.com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
袁锋 俞光荣 蔡宣松 郭荻萍 袁锋(200065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骨科);俞光荣(200065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骨科);蔡宣松(200065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骨科);郭荻萍(200065 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骨科)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0 0 16 1
关键词: 期刊 zhswkzz 0 临床经验 fur -->

1994 ~ 1997年,我院用第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46例,术后随访2~ 3年,有完整资料的36例。随访结果证实,用该皮瓣重建拇指,其远期疗效满意。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1 ~ 65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挤压撕脱伤14例,电刨伤13例,切割伤9例。参照顾玉东[1] 手(拇)指缺损的十度分类法,将拇指末节指腹缺损分为两型四亚型(包括软组织和骨组织),Ⅰb型缺损9例,Ⅱa型缺损5例,Ⅱb型缺损22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5cm × 3.0 cm ~ 5.0 cm × 6.3 cm。我们用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移位修复28例,第二掌背动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
2.随访项目及方法:每次随访检测4个项目,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评定标准。
(1)外形:观测患侧重建拇指指腹的形态,皮肤色泽、质地。并询问在冬天有无开裂、脱屑和冻疮等情况发生。
(2)伤指使用情况: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自然地使用患指,使用时有无触痛或感觉异常等而弃用的现象。
(3)出汗情况:在强光下观察重建拇指指腹皮纹内有无汗水亮点。
(4)感觉:检查痛触觉,两点辨别觉及实体综合感觉能力。实体综合感觉能力的测定分尖钝、粗细、冷热和硬软等4个项目,每项以4分为满分,总分以16分为优,12分为良,8分为差。
3.结果:36例患指功能按4项检测结果分述于下。
(1)外形:28例重建拇指指腹外形饱满,8例稍臃肿。皮肤质地、色泽接近正常,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冬天未发生皮肤开裂、脱屑和冻疮等并发症。
(2)使用情况:在工作和生活中,36例均能自然地使用患指。
(3)出汗情况:32指出汗明显,4指稍差。
(4)感觉:具体结果见表1。36例中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仅有5.6%。两点辨别觉只有16.7 %的患者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感觉综合能力恢复到优者占91.7%。
二、讨论
拇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但其疗效不一。对每种术式的评估,必须通过长期的随访,才能作出客观的判定。重建拇指指腹的术式选择应根据伤情,如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小,可选用V- Y成形术或指掌侧推进皮瓣;缺损面积大或伴有肌腱、骨外露者,则以岛状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为佳。重建拇指指腹的岛状皮瓣,有多种术式可供选择,如示指背侧皮瓣,皮神经伴行血管蒂皮瓣等。我们选用带神经血管蒂的第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作移位术28例,游离移植8例。术后随访2~ 3年,36例均能在工作或生活中,自然地使用患指,无1例产生并发症。痛觉全部恢复,两点辨别觉均在8mm以内。指端实体感觉综合能力的优良率在97 %以上。本组结果证实,用该皮瓣重建拇指指腹缺损,其远期疗效是满意的。对拇指指腹缺损面积较大,并伴有肌腱及骨损伤者,是第二掌背动脉皮瓣的最佳适应证。

表1 第二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拇指末节后指腹感觉的恢复情况(例)

手术术式 例数 痛 觉 触 觉 两点辨别觉(mm) 综合感觉能力
过敏 正常 迟钝 丧失 过敏 正常 迟钝 丧失 4~6 6~8 8~10
岛状皮瓣 28 0 28 0 0 0 26 2 0 6 22 0 25 2 1
游离皮瓣 8 0 8 0 0 0 8 0 0 0 8 0 8 0 0
合计 36 0 36 0 0 0 34 2 0 6 30 0 33 2 1
百分比(%) - 0 100 0 0 0 94.4 5.6 0 16.7 83.3 0 91.7 5.6 2.8

参考文献:

[1]顾玉东. 手的修复与再造. 第1版.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70-72.

收稿日期:1999-07-06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