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660254
鄂西斯氏肺吸虫病的诊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第6期
望西玉 王过渡 樊中丽 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宜昌,44300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 0 15 6
关键词: 期刊 zgrsghbzz 0 临床报道 fur -->

湖北西部肺吸虫病流行区的致病虫种为斯氏狸殖吸虫[1] 。本虫在人体内多不能发育成熟[2] 。临床以皮肤幼虫移行症及内脏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3] 。本文为1986~1998年到我室就诊的病例中,采用综合方法诊断的病例252例,对其中170例用不同药物与方法进行治疗的结果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来自湖北省西部的15个县、市和与之相邻的四川省的3个县。男191例,女61例,两者之比为3.13∶1。年龄2~55岁,12岁以下168例。252例中有食蟹史者224例,玩蟹史者6例,饮生水者8例,感染方式不详者14例。在252例中,潜伏期在<0.5年102例(40.47%),0.5~1年62例(24.60%),1~5年30例(11.90%),>5年18例(7.14%),不明者40例(15.87%),252例中,皮下包块者140例,胸肺症状97例,中枢神经敏系统症状者22例,消化系统症状30例,肝脾肿大9例,其中并腹水6例,下肢浮肿3例,全身荨麻疹2例。淋巴结肿大伴发热、体重减轻各1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询问病史 来自流行区,有生食或半生食蟹史者。本文252例中有吃蟹史者224例,占88.88%。
1.2.2 1∶2000肺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
1.2.3 外周血液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本文病例中,嗜酸性粒细胞高于正常者占81.95%(159/194),最高达77.0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高于正常者86.14%(143/166),最高值33.22×109 /L。
1.2.4 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有典型的肺吸虫病病变特征—嗜酸性肉芽肿[4] 。脑脊液或胸水中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
1.2.5 具有以下1项或1项以上症状、体征者:(1)有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有典型的肺吸虫病特征,如肺部浸润性阴影、囊状阴影、结节状阴影,抗结核或抗炎治疗无效者;(2)有游走性皮下包块;(3)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偏瘫、癫痫样发作等症状,脑CT提示有囊肿或感染性病灶者。
1.3 治疗药物、剂量与疗程 青蒿琥酯(Art)针剂为桂林第二制药厂产,每安瓿含Art60mg。片剂每片含Art 50mg,剂量为每次1片,每天2次,连服5天,首剂加倍。硫双二氯酚(Bit)系重庆制药七厂产品,每片含Bit250mg,剂量50mg/kg. d,3次分服,10天为1个疗程。吡喹酮(PQ)片剂系上海第十一制药厂和南京制药厂产品,每片200mg,剂量为100mg/kg,3天分服,1天3次。一般用2~3个疗程,PQ最多用6个疗程。170例患者中用Art与PQ交换用药治疗21例,Art治疗3例;用Vit治疗25例,其中16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治疗;用PQ治疗121例。

2 结果
2.1 疗效 考核疗效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2.1.1 皮下包块型 254例患者中,出现皮下包块者140例,占55.55%。包块大小为2cm×2cm~18cm×15cm,数目多为1~2个,最多9个;外观多呈青紫色、不红肿、有痒感、具压痛、游走性。以分布于胸腹部、腰背部及四肢为多。以Bit治疗7例,其中5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用Art治疗11例,其中10例为Art与PQ交换用药,用PQ治疗50例,其中6例服PQ后,包块缩小,停药后又增大,局部注射Art后治愈。经过治疗,全部患者包块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1.2 胸肺症状型 252例中有胸肺症状97例,占38.49%。97例中胸腔积液者51例,胸膜肥厚粘连5例,胸腔积液并心包积液11例,胸腔积液并心影增大5例。对其中52例治疗。5例以Bit治疗,其中3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用Art治疗9例,其中7例为Art与PQ交换用药;用PQ治疗了38例。除4例“包裹性积液”疗效欠佳外,均取得良好效果。
2.1.3 中枢神经系统型 252例中有本系统症状者22例,占8.73%。其中癫痫样发作者10例,偏瘫3例,发热、剧烈头痛、呕吐6例。对其中10例进行治疗。Bit治疗4例,其中3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治疗;用Art与PQ交换用药治疗1例;用PQ治疗5例,经治疗,除2例好转外,其余病人未再出现症状和体征。
2.1.4 其它型 252例中有消化系统症状30例,占11.90%;有肝脾肿大9例,并腹水6例,下肢浮肿3例,全身荨麻疹2例,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例,体重减轻1例。对其中40例进行了治疗。用Bit治疗9例,其中5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治疗,用Art与PQ治疗3例;用PQ治疗28例,用药后,腹水逐渐吸收,除2例好转外,其余患者症状消失。
2.2 药物副作用 口服Bit后有较大的胃肠道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服Art和PQ后,多数患者无明显副反应,口服Art后2例出现低热;服用PQ后13例出现头昏、嗜睡、发热、荨麻疹等,有2例出现胸闷。停药后,上述副反应立即消失。

3 讨论
在湖北西部肺吸虫病由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wimus skrjabini)引起,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4] 。在我室就诊的252例中,误诊者达93例,占36.90%。误诊时间数月至5年。故应用综合诊断方法,即询问病史,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有游走性皮下包块,有胸肺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但抗结核或抗炎治疗无效,皮下试验阳性,可考虑诊断为肺吸虫病。
有关本病的治疗,早期用硫双二氯酚[5] 。但该药的杀虫效果可能与受感染的部位和虫体的发育阶段有关,对寄生在胸膜或腹腔中的未成熟幼虫效果差,但对肺实质内的各期虫体有效[6] 。Report等用Bit治疗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1例无效,后改用PQ治疗,75mg/kg. d×2d,患者康复[7] 。本文用Bit治疗25例肺吸虫病患者,其中16例因疗效欠佳改用PQ治疗,效果满意。李容等首先用PQ治疗卫氏并殖吸虫病,剂量为80~100mg/kg,2日疗法,近期治愈率达80%~100%,但远期复发率较高[8] 。本文用PQ单用或与Art、Bit交换使用治疗肺吸虫病患者158例,剂量为100mg/kg,分3天服用,1天3次,一般用2~3个疗程,最多用到6个疗程,治愈率达94.96%。
PQ也存在着复发及复治的问题[9] 。本文有21例患者以Art与PQ交换用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Art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具有抗疟原虫、血吸虫的作用,对肺吸虫病治疗我们观察认为:Art对肺吸虫病有一定的疗效,Art与PQ交换使用可以减少PQ的用量,从而减少PQ对心脏的副反应,并达到治愈肺吸虫病的效果。

4 参考文献
1.湖北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湖北省肺吸虫病原的探索.动物学报,1978,24(2):179.
2.曾宪芳,主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3.
3.陈佩惠,主编.人体寄生虫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9.
4.邢新国.83例肺吸虫病误诊分析.地方病通报,1989,4(4):42.
5.刘约翰,主编.寄生虫病化学治疗.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01.
6.Coleman DL,Barry M.Relapse of paraginimus westermani lung infection after bith ionoltherapy,1982,31(1):71.
7.Report AC,Johnon RJ,Dunning SB,et al.Successful praziquantel treatment of para goniasisfollowing bithionol failure.Am J Trop Med Hyg,1983,32(6):1309.
8.李容,屠西安,周择南,等.吡喹酮治疗卫氏肺吸虫病44例临床观察.中华内科杂志,1982,21(1):37.
9.江明性,主编.药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39.
10.望西玉,樊中丽,王过渡,等.青蒿琥酯与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的初步观察.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7,5(4):187.

1999年2月17日收稿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