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8167
关注监控指标 提倡及早用药——专家谈糖尿病治疗新理念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7.12
     7月3日,由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省市的糖尿病和内分泌科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汇聚北京,正式启动全球“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项目的中国计划,并与全国多家媒体座谈当前血糖控制达标的最新观念,探讨如何解决患者血糖达标难这个大难题。专家表示,糖尿病治疗的最新理念是尽早药物治疗、尽早联合治疗、血糖控制必须达标。

    ■并发症:危害严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高妍教授介绍说,最新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现在大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而且这一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其中有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人数分布大致为高血压者1200万人、脑卒中者500万人、冠心病者600万人、尿毒症者50万人。

    高妍说,相关研究显示,我国因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和脑卒中人数分别为正常人群的24倍和10倍,远高于国外的3倍;80%的糖尿病患者因冠心病而死亡;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治疗75%是因为心血管事件,而入院前死亡率较非糖尿病人群高两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纪立农教授等人的调查研究显示,1/3的糖尿病患者在被送到医院前便死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另有1/3则在入院后一个月内死亡。
, 百拇医药
    ■血糖控制:达标率低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糖的控制不力是直接关联的。控制血糖达标是预防糖尿病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然而,血糖控制不达标已经成为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

    判断血糖控制是否达标,过去临床上采用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这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它们不宜做血糖控制的监测指标。因为它们仅仅是诊断指标,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波动,且只能反映某一时点的血糖水平,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血糖实际控制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付祖植教授解释说。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糖尿病协会均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定为糖尿病的监控指标,以判断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并建议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HbA1c。付祖植认为,以往临床上不太重视HbA1c,可能与这一指标不是诊断指标、相关测定技术不够准确以及费用相对较高等因素有关。

    上海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邹大进教授介绍说,HbA1c与因糖尿病引发心血管并发症所造成的死亡率紧密关联。据英国剑桥医学院Kay-TeeKhaw博士等完成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在男性患者中,HbA1c每增加1%,死亡相对危险比率就增加24%,女性患者增加28%,而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无关。该研究表明,降低HbA1c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 百拇医药
    他指出,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达标要求是HbA1c水平应低于7%,但2004年美国有64%的糖尿病患者没有达标;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以及我国的达标要求高一些,HbA1c水平应不高于6.5%。国内研究资料显示,即使在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型医院就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仍然不高。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不到30%:25.9%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所以,尽早采用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达标,避免他们走上发生并发症的“不归之路”。

    去年完成的一项对250名美国和欧洲国家内分泌医生的调查显示,75%的医生认为目前各国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没有明确指出“HbA1c应该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多少时间内达标;患者饮食、运动治疗后多长时间开始药物治疗;对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应在何时开始联合药物治疗”这三方面的问题。

    今年2月,由美国、英国和德国等9个国家的糖尿病、内分泌科和心血管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达成了全球“强化控制血糖达标”的共识,并提出下列治疗目标:在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的6个月内,使患者的HbA1c达标(成高胰岛素血症,最终胰腺β细胞因“疲惫衰竭”而丧失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典型的2型糖尿病。所以,任何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都必须建立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 http://www.100md.com
    北京301医院内分泌科潘长玉教授强调:“预防心血管疾病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最终目标。对于这些同时伴随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单纯注重降血糖很难降低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必须超越传统的降血糖治疗理念。以治疗胰岛素抵抗为核心,在降血糖的同时,帮助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代谢,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高妍补充说,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控制HbA1c水平,可以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在糖尿病的起始治疗阶段,保持降低胰岛素抵抗药物(如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使用,不但能通过改善血糖控制而减少血管病变,还能够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减少大血管病变。

    今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将修改亚太地区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专家们预计,在修改后的指南中,改善胰岛素抵抗、强化血糖控制将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本报记者 徐述湘

    相关链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HbA1c的正常值为4.4%~6.2%,HbA1c水平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得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HbA1c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因而检查HbA1c已成为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

    除了判断血糖控制情况外,HbA1c水平还对下列疾病的诊治有指导意义:①对昏迷病人的鉴别:在脑血管急症时,由于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增高,但HbA1c水平正常,若增高可能是糖尿病性昏迷。②HbA1c水平很高的病人要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发生。③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要保持HbA1c水平在8%以下,以避免巨大胎儿、死胎和畸形胎儿的发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