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87904
无可回避的环保之痛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9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7.19
     京新药业因新昌江污染遭当地村民冲击,虽是偶然事件,而且污染与京新药业是否有关仍无定论,但制药企业屡遭环保“红灯”却是不争的事实。它告诉我们,环保给医药生产企业特别是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正在激增,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原料药企业发展的“紧箍咒”。

    我国原料药产业近十年发展突飞猛进,原料药出口已占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份额的50%左右。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环保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因此欧美国家逐渐放弃原料药生产而改从中、印等国家采购,国际上原料药的转移生产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商机,但也给我国的环境带来较大挑战。

    客观地说,大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都能清醒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许多大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少则成百上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制药业环保欠账太多;加之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一些地方政府不能很好地处理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对有环保问题的企业百般迁就;而部分原料药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宁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主动增加环保投资。这使得部分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成为重要污染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有环保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制药业又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为了减轻成本压力,缓解原料药对资源的需求矛盾,目前许多原料药企业将原料药生产在国内实现二次产业转移,即由劳动力成本较高和能源较紧张的东部地区,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贸然将原料药产业向西部转移,很有可能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以这样的代价换取企业一时的利润,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如此的原料药产业西部之行,又将是一个沉重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现实利益和环保投入的矛盾,产业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矛盾,制药业回避不了,也不能回避。

    (李雪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