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信息
编号:11002210
特稿:来自中国的天使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2日 《南京日报》
特稿:来自中国的天使

     维和女兵胡容、余红梅、王泓、陶涛、马爱华、周芸(右起)在授勋仪式上。

    【南京日报报道】 利比里亚,西非距离赤道只有200公里的热带小国。也许这块土地上,也曾有过值得记载的人类文明,然而,直到1824年,美国在蒙罗维亚设立美国黑人移民区,这里的历史才不再昏昧不明。1847年,利比里亚宣告独立,然而,这个以“自由”为名的国家,在它远远早于很多殖民国家获得自由后,却并没有走上发展之路。自1980年以来,这个人口不到300万,面积相当于江苏省的小国竟然发生了四次政变,在战争中,国家的四分之一人口逃难他国,而死亡、疾病和饥饿则在威胁留下来的人。2003.9.19,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509号决议,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维和特派团。2004年3月,应联合国的请求,中国派出人员,参加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的维和行动。

    虽然地球已经成为小小的村落,但南京人的目光却很难注意到这个苦难的国度,直到2005年7月,南京军区总医院参加第二批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的队员们归来。
,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5日,南京军区总院。上校助理员胡容、女队员周芸、李莉兰、陈声容……面前的维和女兵们完全不像想像中的那般刚强威武、不苟言笑。虽然赤道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多了一些小小的色斑,她们仍然漂亮。她们热情健谈,情感丰富而细腻,她们慢慢地说着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几次眼里显出泪花。在她们的讲述之中,我仿佛走进了那热浪滚滚、尘土漫天的热带丛林。

     来到了绥德鲁

    经过20多个小时的辗转飞行,飞机在利比里亚的蒙罗维亚缓缓降落。戴着蓝盔的联合国警卫人员端着冲锋枪站在飞机的周围,热浪扑面而来。不远处停着几架有着联合国醒目标志“UN”的白色直升机。

    队员们背着沉重的军用背囊,汗流浃背地在破小的机场等待着。一个多小时后,联合国的军用直升机将他们带到绥德鲁。这是她们将在这里工作7个月的地方。在利比里亚,这里被称作第四战区。
, 百拇医药
    白天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的利比里亚已经一个多月没下雨了。利比里亚不产水泥,整个国家没有一条水泥公路。每当车子走过,便要刮起一阵漫天的沙尘暴。

    “我们每次洗脸的时候,鼻子眼睛里洗出来的都是黄色的土。”周芸笑着说,“不过雨季以后,就好多了。但是水还是缺得厉害。”

    队员们的生活用水都要从几公里之外拉过来,然而拉水是件很困难的事。于是常常就出现断水的情况。“有时候,正在洗澡,打上肥皂正准备冲洗的时候,水没了。有时候,满嘴牙膏,水停了。大家相视一笑,用手擦擦嘴角,找一块口香糖,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王朝霞说。

    有一段时间,海上运来的物品遥遥无期,队员们随身带的生活用品如牙膏、肥皂、洗衣粉、垃圾袋等都将用完。走廊上经常看见队员把肥皂粉小心翼翼地往小药瓶倒着,支援其他队员渡过难关。这一段时间,他们只能两天洗一次澡,两天洗一次衣服。在这里,早上穿上的衣服,到了吃晚饭时就会有盐霜了,一天中,衣服要湿好几次。
, http://www.100md.com
     一级战备之夜

    医疗队的营区是个700平方米的小院,女队员5人一间,一个人平均不到2平方米。所有住房全部是用压缩板搭建的简易住房,高度只有2.5米,房与房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铁皮,隔壁的说话声能听得一清二楚。睡觉时,她们把防弹背心竖放在枕头后面遮挡着头部。以防万一。与宿舍一墙之隔的就是马路,马路后面就是村庄。什么意外都可能随时发生。所以对外的窗户永远不能打开,不能让外面看到里面任何的活动。

    为了安全,队员们不得私自走出小院。7个月,除了少数几次集体活动,他们就一直在营区、医院,医院、营区,来来回回地转着圈子。“黑人的歌舞、酋长的村落、浩瀚的森林、美丽的海岸,只能在心里想着,可是维和任务第一,安全第一,部队有着铁的纪律。”马爱华说。

    形势突然发生变化。距驻地不到40公里的科特迪瓦政府与反政府武装人员发生冲突,部分反政府武装人员已进入绥德鲁境内,绥德鲁群众游行不断,群情激愤,已发生多起暴力事件。距驻地90公里的塔贝塔还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吃人事件。塔贝塔出现了很多针对维和部队的威胁性传单和大幅广告,上面画了一个大骷颅头,一个大×。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