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01108
疫苗三问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7.28
     安徽省泗县疫苗事件最终被卫生部确定为“违规群体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俗称群体性癔症)。那么,什么是群体接种?群体接种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定?癔症又是怎么回事?单位或学校应该组织群体接种吗?针对这些问题,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北京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唐耀武教授为记者做出了解答。

    ■如何认识群体接种疫苗?

    有些人不是很理解群体接种疫苗,对于群体接种疫苗的认识也一知半解。他们往往会问是不是所有的群体接种疫苗都是不合理的呢?其实,群体接种疫苗作为一种免疫策略,对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于一些潜在的传染病危害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而已经出现局部范围的传染病病症也可因此得到良好的控制。在这个方面,国家也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做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做这样的规定实际上是要求在进行预防接种时要更科学,即对某种疾病是否需要进行群体的接种,应该给哪一些群体进行接种,哪一些群体不需要接种,哪些人不能接种,要论证清楚;同时也是要求进行预防接种时更安全,加强组织管理,要把预防接种这件好事做好。
, http://www.100md.com
    ■什么是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心因反应又叫癔症。现代观念认为,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实践、内心冲突、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大脑功能性失调,是一种在不健全的人格基础上,由心理社会因素或不良暗示而诱发的精神障碍,情绪丰富、暗示性强、紧张恐惧、躯体疾病、疲劳和睡眠不足等都会导致癔症的发病。一般的癔症是分散的个体表现。

    而有时,如在农村及教育水平和经济条件较低的区域,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时常会因为听信传言或受迷信、不科学解释的影响,对疾病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导致和他们有密切接触的团体成员受到暗示和自我暗示而诱发群体性癔症,也就是群体性心因反应。青少年正处在心理逐步健全发育时期,很容易由于一点小事而造成心理上的波动,又因为是一个密集的群体,个人的心理波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集体性的反应,所以群体性心因反应容易在青少年中出现,这种在儿童群体中引起的首发刺激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是与接种有关系,一般与中心人物、影响的强弱有关,且与开始出现影响时处置不当、未正确引导反而加强了暗示因素、“过分的关心”、周围环境不切实际的渲染、躯体症状暗示作用等有密切的关系。
, 百拇医药
    成人有个人或少数人发病的现象。由于成人在心理上更为成熟,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大量的群体性心因反应。

    ■单位将员工在单位接种乙肝或流感等疫苗作为福利,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目前,国家十分支持、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预防接种工作。上班族,尤其是正值青壮年的人们,由于肩负着照顾老一辈、教育下一代的重任,长期面对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抵抗力难免会下降。有的单位领导为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威胁和关心员工健康,在员工自愿接种疫苗的前提下,由公司承担费用,来进行一些疫苗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乙肝疫苗等,这种关心和保障员工的健康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要注意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如应宣传有关知识,强调自愿原则,应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明确应接种的对象和不应接种的对象、选用合格的质量有保证的疫苗,准备好接种器材。在具体进行接种时要做好组织安排,要有合格的环境,进行接种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接种的要求和技术,总之要保障安全接种。

    文/本报记者 张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