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
![]() |
忍冬 |
![]() |
金银花 |
![]() |
金银花 |
药材描述
拼音: JIN YIN HUA
拉丁: 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别名: 忍冬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
药用部位: 花蕾
产地: 我国南北均产
采收: 夏初花开放前采摘。
加工: 干燥。
药性: 寒
药味: 甘
归经: 归肺、心、胃经
功能: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主治: 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毒性: 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大剂量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禁忌: 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证者慎服。
药材性状: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药材来源
植物名: 忍冬
拉丁: 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科名: 忍冬科
属名: 忍冬属
形态描述: 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高达9米。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10毫米,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形,长2.5~8厘米,宽1~5.5厘米,先端短尖,罕钝圆,基部圆形或近于心形,全缘,两面和边缘均被短柔毛。花成对腋生;花梗密被短柔毛;苞片2枚,叶状,广卵形;小苞长约1毫米;花萼短小,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合瓣花冠左右对称,长达5厘米,唇形,上唇4浅裂,花冠筒细长,约与唇部等长,外面被短柔毛,花初开时为白色,2~3日后变金黄色;雄蕊5,着生在花冠管口附近;子房下位,花柱细长,和雄蕊皆伸出花冠外。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熟时黑色。花期5~7月。果期7~10月。
生态环境: 生于山野,亦有栽培。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植物名: 红腺忍冬
拉丁: Lonicera hypoglauca Miq
科名: 忍冬科
属名: 忍冬属
形态描述: 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是:落叶藤本,叶下面密生微毛并杂有橘红色腺体,有时粉红色。苞片线状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白色,有时有淡红晕,后变金黄色。果实有时具白粉。花期4~6月。果期10~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灌丛或疏林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植物名: 山银花
拉丁: Lonicera confusa DC.
科名: 忍冬科
属名: 忍冬属
形态描述: 木质藤本,长2~4米。树皮黄褐色渐次变为白色,嫩时有短柔毛,嫩茎的节有环纹。单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8厘米,宽3.5~4.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全缘,基部浑圆或稍平截,上面绿色,主脉上有短疏毛,下面带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毫米,有短柔毛;花两性,近无柄,成对腋生,约有6~8朵合成头状花序或短的聚伞花序,有短柔毛,芳香;苞片叶状,长4~8毫米;小苞片极小;萼5裂,密被白色细柔毛;花冠管状,长1.6~2厘米,稍被柔毛,初时白色后变黄色;雄蕊5枚,着生于管口内,花药黄白色;雌蕊1枚,花柱线状,秃净,柱头圆形,子房下位,2室,被毛。浆果,圆形,黑色。种子1~2枚。花期6~9月。果期10~11月。
生态环境: 生于溪边、旷野疏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植物名: 毛花柱忍冬
拉丁: Lonicera dasystyla Rehd.
科名: 忍冬科
属名: 忍冬属
形态描述: 花柱或多或少有毛。
生态环境: 产广西。
药材饮片
饮片名: 金银花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筛簸去泥屑,洗净,拣去残留梗叶。
饮片性状: 呈棒状而弯曲。长2~3cm,上粗下细,黄白色或绿白色或黄棕色、淡黄色。气清香,味淡微苦。
炮制作用: 生品清热解毒之力较强,且气清香,较大剂量不伤胃。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