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11期
编号:10709061
进一步提高小肝癌诊断的关键问题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1期
1病理,2诊断,3关于治疗,【参考文献】
     自从现代化的介入影像学进入肝脏的诊断以来,使得小肝癌的诊断成为可能并且建立起早期肝癌的诊断方法。常规检查,如:肿瘤标记物AFP和超声对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检查对于诊断早期肝癌并不可靠,常规的B超影像检查和放射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动脉造影对于肝脏小的占位病变及肝硬化的增生结节的诊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这些小的占位病变对于最终诊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很有用的。小肝癌的组织学特征和标准的组织学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小肝癌方面,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外科切除、插管栓塞介入放射治疗、抗癌药物的化学治疗都经常使用。这些治疗方法根据肝脏的损害程度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治疗几年以后如果这些病人有一个肝硬化背景很有可能再次发生肝癌。鉴于此,对于小肝癌的治疗不仅只是有效地处理癌症并且还要治疗那些引致癌症的肝损伤。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使得我们改变了对肝癌的看法。

     1 病理

    1.1 肿瘤的侵袭 为了临床评价肿瘤大小的特征,我们对47例肝癌做了肝叶切除的病人进行了组织学检查,在所有大小类型的肝癌病例包膜内侵犯的发生率绝大部分是相同的。侵犯周围肝内门静脉系的发生率与肿瘤大小呈平行关系 [1] 。在小于2cm的肝癌发生侵犯其周围的微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发生率低于大于2cm的肝癌。

    在这些组织学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肝癌小于2cm的肿瘤应该是肝癌的早期阶段并且这些肝癌侵犯周围组织仅是很少的区域。

    1.2 细胞分化及组织学特征 小于2cm的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好于大于2cm以上的肝癌组织。大于3cm的肝癌组织分化不好 [2] 。我们将肝癌常见的小梁分为三个亚型:(1)正常小梁(1~2细胞厚);(2)中等小梁(3~7细胞厚);(3)巨型小梁(>8细胞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