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6762
把科普做到农村去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05.08.22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一名57岁的妇女因食用河豚鱼而中毒身亡。这位妇女因为以前吃过河豚鱼没有中毒,所以,就越吃越大胆,终于酿成悲剧。珠海市南水镇医院的医生说,民间有人认为,吃过一次河豚没有中毒,就会产生免疫力,以后可以照吃无妨。

    这显然是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导致的恶果。最近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感染而致病致死的事件,也是如此,因为一些人以前吃过病死猪肉没有出现危险,所以这一次他们也照吃不误,最终导致人感染猪链球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已有30多个感染者死亡,但当畜牧局工作人员在乡镇督查猪链球菌病的防控情况时,有的农民不重视此病的危险性,不准畜牧兽医人员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上现象暴露出了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的匮乏。农民为什么如此缺乏食品安全知识?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科普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使农民获得科普知识的机会极少。我国科普工作在大城市开展得比较好,大型科技馆纷纷在城里落户;街头、公园内有科普画廊;社区不时向居民发放科普宣传材料;各种科普杂志、报刊、音像制品随处有售;上网浏览科技信息非常方便。而这些,在农村是很难见到的。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组织实施的全国第一次科普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各级政府共投入科普专项经费7.14亿元,人均只有0.55元,而且在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重庆2004年人均科普费用仅0.15元,其中渝中、南岸、北碚等地人均科普经费的投入为0.6元,有14个区县(市)人均不到0.1元,还有3个区县没有将科普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使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普遍比城市居民低。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进行的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4.1%,农村居民仅为0.7%。这样便出现了城市居民知识水平高,政府的科普投入却较多;农村居民知识水平低,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而实际得到的经费却很少的现象。

    归结到食品安全问题上,城市居民作为消费者,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较强,对相关事件非常关注,在生活中也比较注意食品的安全性,但他们参与食品生产的机会不多。农民是几乎所有食品的第一生产者,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性。而恰恰是这一关键人群安全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为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搞好农村科普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从表面看,科普投入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要看到,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对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包括食品安全工作在内的各项工作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周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