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药知多少 > 中药常识 > 正文
编号:10710484
中草药药理学
http://www.100md.com 2005年8月24日
    参见附件(67kb)。

     一谈起中医、中兽医、中草药,就不免说来话长。

    大家知道,中医学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在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前,不管是人的还是牲畜的医疗保健,都是靠中医药独自来完成,它也不负所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确保着黄炎子孙在中华这块大地上繁衍生息和壮大发展,现在,如果按人口来平分地球,我们可以分到1/5地球;中医药也同时也确保了中国老百姓六畜兴旺,牛羊猪狗满地跑。因此中医药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和绝世的成就。

    但是,随着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和现代西方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也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说,中医药与西方医学是不相容的,这主要是由于古代中医药的一些特点所造成的。

    所以,今晚主要和大家共同探讨四个问题:第一是古代中医药的特点,第二是中西医的不同特点,第三是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第四是当代中草药药理学。

    一、古代中医药的特点

    1.深奥难解的古代医经

    中医理论体系诞生于两千年前的古代社会,那时的医家充分借助当时最先进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和认识人体或动物体的生理或病理现象,归纳出有关健康与疾病的某些规律或机理,并以此来指导诊疗实践。其中,以《黄帝内经》为经典代表作。古人说,学医者必先学《内经》,不熟《内经》则不可从医。但是,《黄帝内经》是一部深奥难解的古代医经。

    《内经》现存有《素问》、《灵枢》两部分,它借助当时的哲学思想,系统地阐述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治原则等,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内容不但包括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汤液治疗,预防和养生保健等,还大量涉及天文、气象、地理、物候、军事、数学、音乐、冶金、酿造等知识。因此,《黄帝内经》强调习医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但是,后代人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些呢?下面,再讲第2个特点。

    2.纷繁复杂的古代药经

    《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是古代药经的杰出代表作。

    《神农本草经》是成书于两汉期间的药学专著。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按功效特点分成上、中、下三品,所录药物功效的记载,屡经检验,大多准确可信。书中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等性味学说,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中药有1892种,图1160幅,药方11000余条。此书内容丰富,除了关于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外,还有大量涉及天文、地理、物候、矿植物等学科的内容。因此《本草纲目》被国外学者看作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此,后人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望而却步了。

    因此,中医药走向下坡路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但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旧的事物必然会消亡,对于这一点,大家不必灰心失望,因为孕育于旧事物之内的新事物必然会诞生。由于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缺点,决定了当代医学对古代中医药的呼唤,这必然也会导致中医学、中兽医学的复兴和新一轮的发展。

    二、中西医的不同特点

    中医与西医比较起来,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1)中医注重自身内在机能状态的纠治与调整,而西方医学更醉心于病因性治疗。

    (2)中医学对多因多果性的错综病症,或原因尚欠明了的病症的调整效果常较为理想,而西医学仅对一些病因已基本明确了的,相对单纯的纯生物性病症疗效见优,这种相对优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自身价值的提高,以及临床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中医治疗学中的某些特点或倾向将会更放异彩。

    (3)中医临床具有众多优势,除了治法及方药等方面的长处外,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身性复杂病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疗中,中医学也有着许多优势。以上这些病症正是对人类健康威胁和危害最甚,且最为常见的病症,中医临床调治常能取得到临床痊愈、症情缓解、控制发作等较为满意的疗效。而西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在防治这些非传染性慢性病时却显得苍白无力。

    (4)中药方剂的安全有效,不仅使得健康知识日益丰富、保健意识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群体对其青睐有加,而且,提示她有着值得进一步深入发掘的巨大潜能。

    (5)西药起效快,作用迅速,尤其是在解热镇痛、抗菌消炎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但是,其毒副作用也较为严重。当今人们在新药物开发中投入越来越大,却又越来越感到不安全。由于合成药物致毒、致畸甚至致死的日渐增多,以致形成“药原性疾病”、“药源性公害”等严重医学问题,引起了世界性的震惊与重视。

    因此,现实的严酷性促使医药学家把注意力转向自然界,转向天然的动、植物药类。“回归大自然”,“发现中医药”,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界一种越来越普遍和强烈的呼声。

    当代医学对古代中医药的呼唤,导致了人们对古代中医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中草药现代药理学的广泛研究。

    下面先介绍一下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

    三、古代中草药药理学即中草药药性理论

    中药的药性,也称性能,它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它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1.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神农本草经》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的记载,是有关中药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它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1)四气

    所谓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其中寒凉属阴,而凉次于寒,温热属阳,而温次于热。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是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也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均指出了运用四气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即寒凉药用以治阳热证,温热药用以治阴寒证。

    此外,四气之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的一类药物,如党参、山药、甘草等,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性偏温,所以平性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2)五味

    五味的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出现,用以指导饮食调养,其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诸于《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