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研究
编号:10713043
中国人,是该学点儿中国文化的时候了!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包括中医院校的学生在内,一般认为,西医理论体系比较易于接受,更容易理解。这里的“理”解,就是用“理”去解。因为西医有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连贯性极强,又是新近不到一百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误解的机会较少,“理”解的可能性较大,只要能入了门,西医理论体系是可以“理喻”的。

    相形之下,中医就有些不同,中医理论体系,是植根于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中的。国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源”远,则古典经籍常蒙尘封,就未免有些陌生,“流”长,而历代书册可谓汗牛充栋,又难免望洋兴叹。理论的连贯性不敢说,学派的不相容却常有;国学的普及性是奢望,西学的可读性是事实。

    中国人,是该学点儿中国文化的时候了。外国人,不讲阴阳出入,不知道“外为阳、内为阴”的规定性,但却知道在内的必须外出,动脉流出;外出后必然还入,静脉环入;外国人,不讲究经络循行,却明知动脉通过毛细血管通到了静脉,静脉血汇聚到心肺后又必然通过动脉返出;外国人,不知道“阴胜则寒”的道理,却知道出汗过多必然虚竭、出血过多可致休克,不知道“阳胜则热”的理论,却明白吃得过多必然变胖、不能出汗必然发热(只要活着,代谢是不会停止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中医学,是这样解释的:“阳者,卫外而未固也”(阳气,是在外的,主要的功能是固守,不使丢失),就像动脉血管流送出来,静脉血管还输回去,“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如果脉管破了,出来的血不能回去,就叫做阳气固守失职,中医学的解释是:“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 百拇医药
    中医学的阴阳,原来并不玄乎!既然“阳在外”,那么,阳的功能就是固守,使已经出来的能够再回去,至少“静脉的功能”可以帮助理解;既然“阴在内”,那么,就不能再把“阴气”理解为“向内的”,而“在内的”必然外出,阴的功能就是“起亟”,自内以“起”,而“极”于外(“亟”,就是“起于地而通达于天”的意思,也是“极”的繁体字的一部分)。“地为阴,天为阳”,地在内而天在外,就像鸡蛋黄与鸡蛋清的关系,“浑天说”以为宇宙“状如鸡子”的理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地在内”,当然“地气”只能外出,若站在地球上看问题,地气的“上升”也就是“外出”,所以直观地说,地气上升,客观地说,地气外出;直观地说,地在下;客观地说,地在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是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了,所以,至晚不迟于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就有这样的记载:黄帝问曰“地之为下,否乎?(大家都说地在下,难道这样说不对吗?)”,岐伯回答说:“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直观地说,地,确实是在叙述者——人——的下面,然而,客观地说,却是在“天之中”,是在太虚之中,四周都是天/太虚。)”
, 百拇医药
    中国人,是该学点儿中国文化的时候了。必须先知道阴阳的原始含义,然后才可以论阴阳虚实。有人不知道阴阳的意思,反而因为“地在下”的直觉,就说“下为阴”,然后就有了“足为阴、手为阳”地说法,而不知道手足都在外,不知道人体的血脉都是从中“心”流到四末,然后再从四肢返回,不知道《内经》更有“四末为诸阳之本”的说法,不知道人体的血脉/物质是内外循环,而不是上下循行的的道理,而硬把同为“外”的四末,再别出个手足阴阳来,更说什么阴升阳降,头是阳,屁股就是阴,又衍生出“督升任降”的气功小周天轨道来,落实到人体,能找得到吗,能找得到这种物质流动的“道”吗?找不到,就说成“气”,说这是无形的“气”,说人体存在“第三通道”、“第六感觉”,玄乎玄,“气”功之风蔚然成矣!

    中国人,是该学点儿中国文化的时候了。科学的定义,一旦变成了街头巷议,不知道阴阳之所始,用直观的感觉/感性认识,却理解客观的实体,上升不到理论体系。你说的“阴”,是“在下”的阴,是站在地球上从脚后跟上升到头顶的“奇经八脉”,根本不是“正经”,所以也就根本不正经;我所说的“阴”,是“内为阴”的,从心脏出发流向四方的血脉,是“十二正经”中的太、少“阴脉”,是动脉,是可以落实到人体的阴阳,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具有“定”义的阴阳,而不是可以随时颠倒的上下阴阳,一会儿忽然躺下了,或者翻了个跟斗,阴阳就变化了,乃或反转了,这还有什么“定”义可言?同一个病,翻过身来是阴虚,覆过身去又是阳虚,有这种事吗?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一个人“上吐”是阴盛,“下泻”有反而是阳盛了?那么,如果一个人既“上吐”又“下泻”,反而就可以“好病了”,阴阳就可以“相平”了?当然大家不会同意。妇孺皆知,上吐下泻是一种的“外出”,都可以使人虚竭;《伤寒论》认为上吐下泻都是“阴”的外出的太过,从来不说下泻可以治疗上吐。可见,张仲景也是“撰用《素问》”,不是以上下论阴阳,而是以内外出入讲“道”理!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人,是该学点儿中国文化的时候了。不可以再以上下言阴阳升降,只可以出入论阴阳虚实,至于反而以为“向上的、向外的为阳”的说法,更是不伦不类,非经非典,只可以先定义阴阳,先拿准“阴阳”的本始含义,从“阴在内、阳在外”说起,就不至于反而说是“向外的为阳”了,而只能说“向外的为阴”!“阴胜则寒”,指的是外出流失的过多人体必然变寒,就像发汗可以降温一样的易于理解;“阳胜则热”,指的是多入少出或者是阳胜过阴而阴不能出,就像好吃懒动弹必然变胖、腠理密闭/不散热反又“打哆嗦/产热”必然发热一样可以理喻。如果反以为“向外的为阳”,恐怕阳胜者只有越来越虚竭,就是阳盛者也不能维持太久,怎可以说是“阳胜则热”?!

    “理论的连贯性不敢说,学派的不相容却常有”;阴阳的理论,混乱太久了,难怪乎中医理论体系越来越“不可理喻”。

    “国学的普及性是奢望,西学的可读性是事实”;国学的可读性如何?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如何再现生机?这是我们国人,不可不考虑的问题。

    阴阳的理论体系,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五行体系的本意,道家理论的载体,也只有建立在正确的阴阳理解上才可以言的的,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述。有感兴趣于学术探讨的,尤其是国学理论体系探讨的,希望能交个朋友,常联系!也欢迎来到“中国中医药论坛” 欢迎大家,为“中学”的复兴,贡献一份力!(但原则必须是:不压制“西学”,最好能兼而通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