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823
我们必须遵经,才能握住根本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中医学是活的医学,《内经》《伤寒论》是活的理论,如果我们离开经典,中医就不是中医了;如果我们将经典教条化,中医同样不是中医了。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内经》《伤寒论》,引导我们前进的是时代疾病谱。

    离开经典指导,我们将一事无成;用规范标准思维,将经典教条化,我们将变成含灵巨贼。历史的教训是沉重而惨痛的。李东垣时代,民不聊生饥饱不匀,病发寒热,可是医生们不从具体情况出发,当成伤寒表实,汗之而亡者“百万之众”(《内外伤辨惑论》),面对社会现实,东垣以内经理论为指导,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病机理论,解民众于水火;明末瘟疫流行,医生们不实事求是,简单套用治伤寒之法,“枉死者不可胜计”,原因“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圣经之遗亡也。”(《瘟疫论.原序》)这样的例子临床层出不穷,喻昌批评:“医以心之不明,术之不明,习为格套,牢笼病者。遂至举世共成一大格套,遮天蔽日,造出地狱,遍满铁围山界,其因其果,彰彰如也。”(《医门法律》)经典的理论不是对号入座的框框,虽然有“诸腹胀大,皆属于热”等病机抽象,但认识病机却必须“无失气宜”,根据天地社会人事的具体情况和病人个体差异,去“各司其属”;虽然有六经病的理论规范,但具体辨症必须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并非照本宣科。临床是理论的事实基础,经典是中医的根本所在。有哪个时代,中医理论的发展离开了经典;有哪个时代,经典理论失去了临床指导作用?上下几千年的中医发展史,能够否定吗?我们言必经典,是因为历史说明,经典是我们临床必须遵循的最接近客观事实的理论,只有学好经典的理论,我们才能守住中医之魂,中医才能够发展,从《诸病源候论》到《温病条辨》,哪个中医理论离开了经典。经典不是教条,言必经典不是保守,不是墨守成规,当我们面对临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面对天地时空变易和不同病人时,如果不以经典为依据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我们凭借什么指导辨证论治?经典是活泼泼的理论,不是机械的标准,不是阻碍中医进步的框框,所以几千年在经典之根上,发生出许许多多的中医枝叶,中医理论日益丰富,临床视野日渐开阔。今天的我们,能不能象前人一样,在现实客观的具体之中,根据经典,形成与时代特点相适应的新的中医理论,留给后世? 在一切都要“科学”的氛围里,在过于追求标准规范的现实中,恐怕不行。,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