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3035
临证廿年话中医教改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1日 德明中医
     临证廿年话中医教改

    张将曙

    77级毕业20周年聚会,谈得最多的是中医前途和教改问题。现状是中医队伍越来越少,中医学院毕业生工作难找,做中医者少,改行者多。这除了“崇洋”的社会情愫外,只能从中医自身找原因。尽快提高中医队伍素质,即从中医教改入手,尽快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不但要继承,更要创新,面向现代和未来,只继承不创新是没有前途的。

    一、中医教育应重在临床教育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即是说中医重在临床实践。常胜将军只能在战场上培养出来,好中医也只能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出来。华佗、张仲景是博士还是硕士?研制“101”和“505”药物者都曾是农村赤脚医生。当今国际中医药市场上,日韩的汉方生意占全球95%份额,而我国中药出口仅占5%,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 百拇医药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目前的疾病谱早非过去所能比,如SARS病、空调病、电视病、电脑病、皮肤性病及富贵病如肥胖综合症,等等,中医学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只有在继承中学习与创新。信息时代自有信息时代的医学,如试管婴儿与克隆医学,放射与激光医学、社会心理医学等,这些高新边缘学科都要学习,学以致用,站稳中医的立场,再创造新中医学。例如“用银针叩开白宫大门”(注:文载香港《文汇报》2002年4月29日)的田小明医师,曾受业于京城名医施今墨先生,到美国后为了弘扬中医,奋力拼搏,用针灸和中药专治西医治不了的病,创造了很多医疗奇迹,获得了克林顿总统和许多美国民众的赞扬。

    古圣说医生有三种武器:“语言、草药和手术刀。”能说不能做不行,能做不能说也不行。做就是手术与药物治病,说就是心理治疗。中医毕业生“做”的技能不如西医毕业生,故中医教学中必须加强基本技能操作与技能的培训。这首先要有过硬的教师队伍。其次是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都要改革,要中西医教育并重;要建设和利用教学医院,使学生成为既掌握传统中医学,又懂现代医学的好医生。当然纯理论研究者除外。深圳曾有某博士生8个月找不到工作的报道。此事也许有些特殊,但高校高分低能的现象则是有目共睹的。教学应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培养好临床医师,使其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大匠”,因为不是人人都能成“大师”的。
, 百拇医药
    二、临床实践应大胆心细、学用结合

    我刚毕业时就遇到“出血热病”流行,当时许多老中医都不愿诊治而令病家转诊,有些病人就误死在转院途中。我因在校和实习时都特别注重危重病的抢救学习,凡此类学术报告及会诊与抢救皆尽量参加,也可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治好了几例出血热休克病人。不久,被委任为住院部主任。面对大量危重病人,逼着我不得不发奋学习,既向老前辈学习,更设法找最新资料救治病人,做到学用结合,胆大心细,智圆行方。后来总结出一套经验,即接诊病人要像侦察员──打起灯笼找证据;下诊断要像检察员──透过表面看本质;选方用药要像指挥员──胸怀全局有大将风度;抢救病人要像战斗员──争分夺秒赢得时间就是抢救生命。

    一遇休克病人,先针灸开窍醒神,再输液扩容、抗休克、抗病毒、纠正水电平衡,然后中医辨证论治,或下胃管或中药灌肠透析,并大量静滴丹参液,以跳过出血热休克少尿期,恢复肾功能。这种中西医结合法可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例如,我曾抢救过一昏迷的青年农民,是外科行胃手术前昏迷请我会诊的。病人骨瘦如柴,主证是腹痛呕吐半年余。我考虑是中枢性呕吐,立即做腰穿,见脑脊液混浊且滴数多而快,于是嘱将脑脊液送检,同时按结核性脑膜炎抢救而痊愈。此病人至今健在。这说明“四员”素质对临床医生的重要性。
, 百拇医药
    单用中医药能否救治危重病呢?答曰:能。我曾遇一老妇,在当地针药无效,已准备办后事,其子不忍,请我出诊。症见喘咳不宁,唇绀舌绛,苔黄厚腻,颜面下肢浮肿,咯痰盈钵,病人半卧覆被烤火还四肢厥冷,脉沉滑而结代。听诊两肺有大量水泡音,心脏早搏频繁。证属肺心病并心衰之喘证──痰热蕴肺,表寒里热,内闭外脱。若在医院我一定赶快用输氧、输液、抗感染、强心、利尿、消肿等法治疗,可病人宁死不住院,只要求中药治疗。我咬牙开大剂青龙白虎泻肺汤,嘱日夜服。开始我并无把握,不料病人药后其证大减,喘咳寒热浮肿均除。后用中药调治月余而愈。从此我才相信中医药也可治西医药治不了的病。后来我到深圳行医,还遇到一位患同类病的78岁老翁,在某院住院8天输液输氧无效,病家请我出诊,我仍用纯中药治愈,存活3年余。

    我认为中医药确有所长,主要在于治疗耐西药病和抗病毒性病及化瘀消栓等病。我曾遇一孕妇患尖锐湿疣,妇科医生用激光除疣后又迅速长满阴道和子宫,孕期已过4月,引产除疣两难,妇科医生推辞不治。院长问我有无办法,我在做了抢救输液输血的准备下,投重剂中药“脱花煎”打下胎儿,然后治愈湿疣。成功地解决了大月份引产和抗病毒治疣的矛盾。所以,新中医不要妄自菲薄,要自尊自爱,以习中医为荣。
, 百拇医药
    三、保身长全与学用到老、上下求索

    仲圣自述精究方术之目的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我庆幸自己学了中医,才治好老母亲的胆石症和脑溢血病,现老母年近九旬,身体尚健,合家欢乐。这是中医药的功劳。记得那是1987年母亲曾因腹痛呕吐入某院,B超诊为胆结石并胆囊炎,院方要手术治疗。当时老娘年近八旬,且素有高血压病,哪能耐受手术之苦。我知道后连夜赶往该院,立即与主治医师商量改变治疗方案,采用中药利胆排石,西药抗炎解痉的保守疗法,第三天结石排出,呕痛寒热诸症消退而出院。这是中西医结合总攻疗法胜过手术除石的最好例证。第二次险情发生在1998年,我母亲突然中风昏迷,经脑CT诊为脑溢血。我们兄弟(注:作者之兄也是临床大夫)用中西医结合法全力救治月余痊愈,至今康健。这也归之于中西医结合的神奇效力。

    俗话说,自古名医多上寿,我自己这一代,因为内战、饥荒和动乱,从小饥寒交迫,走过了千山万水,历经了千磨万劫,至今已两鬓花白,却仍能胜任繁重的诊疗工作,而且身心愉快,思维敏捷,不能不归功于学了中医。能有补于世,益人利己。我校77级有8位道友羽化西归,人间少了知己,但天堂添了良医,我祝他们一路走好。鄙人20年风雨坎坷,曾身心憔悴,疾病缠身,常常便血腥臭。经肠镜检查及化验提示癌变,心电图也早搏频现。有人认为鄙人完蛋了。但是,我并没有服输,只是急流勇退,避开滚滚红尘名利场,躲到南海边上的小村庄,每日以中草药保留灌肠自治;一边读书养性治心病,一边为村民治病以谋生存与发展,于是身心逐渐康复。人们再见到我时都很惊讶,说你怎么越活越年轻了?其实这正是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所在。
, http://www.100md.com
    我庆幸自己学了中医,也感谢上苍让我遇到了许多好老师,他们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了我们。我感谢曾经给过我帮助的朋友们,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可能要陷入泥潭,难以自拔;同时我也感谢那些曾经制造过各种阻力的人,“艰难困苦,玉成于汝”,是他们促使我实现并将继续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我从不后悔当初选择了中医这条路。如果有来生的话,我还要研究中医,闯出一条新中医治病救人的新路来。当年屈原曾说:“亦余之心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我们创建新中医之路亦漫漫而修远,应秉善心而上下求索,先从中医教育改革抓起,踏踏实实搞好临床教育,不图虚名蝇利。有一位中医前辈曾谆谆教诲道:“为人为事为学问,耐苦耐劳耐批评。谋利当谋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南宋诗人陆放翁亦言:“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今天,余愿以此与广大新中医共勉。

    【作者简介】张将曙,男,54岁,江西高安人。1977年考入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精通医理,知药善用,德高技良,活人甚众,深受一方百姓的欢迎。后因故病休南下,现在深圳南山区东部友鑫医院工作。通讯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松坪村 1号B区36栋(邮编:518068)Tel:0755—26951888转8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