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建国教授疑难杂症治验举隅
导师解建国教授系大连医科大学教授,医学世家,早年师承我国多位著名中医学家。现为辽宁省名医、享受专家特殊津贴。从事中医内科医、教、研工作近三十年,其临床用药思路敏捷、学术思想独具一格,在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颇具造诣,名噪一方。吾师认为,疑难杂症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进行辨证,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认准主症,申明病因病性,辨证立法,然后用药,方能药中病机,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今择临床疑难杂症4例,以飨同道。
例1、 全身冒凉气案
贾某某 女 69岁 2002年12月31日初诊
主诉:自觉周身畏寒伴寒战三个月,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平素身体虚弱,三个月前因受凉感冒,致周身畏寒,感全身有凉气自内向外冒出,寒战卷缩。曾先后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医附属一院、华夏医院就诊,体温正常,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西医疑诊为强迫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近十日来,畏寒怕冷加重,感五官七窍均散发冷气,全身如坠冰窖、寒凉彻骨,虽覆被加衣冷不得减,颜面口唇紫暗、兼有自汗、腰膝痠软、四肢乏力、纳呆,便溏等症。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证见精神萎靡,口唇紫绀,时有心悸气短,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沉弱,尺脉尤甚。BP:170/85mmHg
, 百拇医药
辨证为元阳亏虚、命火衰微,治以温肾壮阳,补元温翳。处方:
二诊:2003年1月3日,患者自述服药三剂后,畏寒明显缓解,寒战消失,双下肢及腋下仍有冷气冒出,药已中病,效不更法,上方加大剂量红参增至20g,制附片30g,高良姜15g,小茴20g,炙黄芪100g,加山靳15g,七剂继服。
三诊:2003年1月10日,诸症大减,感肢体有温热感,腰膝痠软、乏力、自汗等症明显减轻,食欲增加。舌质红苔白,脉弦数。后予参附龙牡加右归丸临症加减,调治30天收功。
按:肾阳能促进全身之阳,素有“真阳”、“元阳”、“真火”之称。《类经图翼.大宝论》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本例平素体虚,加之年迈,其沉寒痼冷乃肾中精气衰微,元阳亏虚,致产热减少,各脏腑、经络、形体、诸窍的生理功能均减弱,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阳气不足,心阳无力振奋,则精神萎靡、心悸气短。本案治疗紧扣命门火衰之病机,在用温肾补阳之药的同时,重用益气之品,黄芪用至100g。欲补命门之阳,非人参不能捷效,因而红参用至20g。补阳益气诸药配伍,共具培补肾中之阳之效,真阳一旺,阴翳自消。
, 百拇医药
例2 变应性血管炎案
李某某 女 49岁 2003年1月3日初诊
双下肢结节性红斑20余年,左小腿慢性溃疡10余年。20余年前上感后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双下肢多发性红斑,曾就诊于大医二院、中心医院,西医诊断为风湿热、结节性红斑,予以红霉素、强的松治疗,病情一度稳定。自1993年因遇事不遂左小腿多处开始溃烂、疼痛,时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多年来奔走求治于天津、大连各大中西医院,最后诊为变应性血管炎,治疗效果不著。近半年来溃疡有加重趋势,入夜瘙痒,伴午后低热、乏力、心悸、腰膝痠软等症。现病人证见:身体消瘦、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左小腿下三分之一见钱币样大小溃疡十余枚,深达肌层,疮口下陷,疮面肉色灰白,疮口周围皮肤呈紫黑色。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风寒湿毒凝聚、脉络瘀滞,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托毒生肌。处方:
姜枣为引,中药三剂,清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 http://www.100md.com
二诊:服药三剂后,病人诉第一天大便次数增多达4-5次,第二日正常。感全身瘙痒,为毒邪外排之征象。仍午后低热,原方去细辛,加荆芥、防风各10g,苦参10g,继服7剂。
三诊:2003年1月17日,诉浑身瘙痒消失,溃疡面缩小。仍时常感午后低热,原方加金银花15g、大青叶15g,去荆芥、防风。
四诊:2月14日,左小腿溃疡大部分均已愈合,仅遗留左踝内臁两枚玉米粒大小溃疡,疮面肉芽组织新鲜。效不更法,继服14剂,溃疡痊愈,诸症消失。
按:变应性血管炎系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发病机制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临床可表现为结节、红斑、坏死性溃疡、发热、关节痛等。本病属中医“臁疮”范畴,根据该例病程漫长、迁延不愈之特点,吾师认为“久病必虚”,邪气留连,荣卫凝涩,久而成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症。气血运行不畅,致脉络瘀滞,故“久病必瘀”。治疗当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方中红花、乳没、丝瓜络、蜈蚣等有活血通络之功,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搜伏风,使之外出,寄生、杜仲等祛风补肝肾,重用黄芪、党参、白术、龙眼肉等益气扶正,正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
, http://www.100md.com
例3 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重度胸腔积液
路某某 男 73岁
主诉:(家属代诉)神态模糊嗜睡,哮喘呼吸困难1月余。
现病史:2001年1月23日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10余年,脑血栓10年。2001年8月曾因“心衰”住院,查T:37.5 °C,P :102次/分,R :26次/分,BP:26/19 KPa,呼吸急促。此次住院曾先入住中心医院N1病房治疗,西医以消炎、祛痰、抗心衰、呼衰等多法治疗,病情日趋加重,于2001年12月转入中心医院ICU病房抢救。经全院大会诊,诊断为: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力衰竭Ⅲ度、高血压病3期、Ⅱ型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肺部肿瘤待排、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胸腔积液,经药敏试验提示:高度广泛耐药,已告示家属病危,无药可治。考虑费用问题,在呼吸科病房拒收的情况下再次转回N1病房。因西医长期治疗无效,在病情日趋恶化,准备后事的情况下,于2002年1月10日由N1科病房赵耿毅主任急请吾师会诊,当时病人症见:神态模糊、嗜睡、呼吸困难、哮喘、痰粘黄难咯、低热、面色晦暗、歪僻不遂、口干唇舌焦燥,气管切开套管,吸痰有阻力,肢体下垂部位水肿,双侧胸腔重度积液,听诊双肺痰鸣音,大便干燥,3-5日一行,舌质干红无苔,脉沉细而疾。
, 百拇医药
中医诊断:1、昏迷 (阴虚痰热壅肺,闭阻清窍)
2、喘证 (痰热壅肺,肺肾阴虚,水淤阻肺型)
3、怔仲
4、中风
5、消渴
治则:滋水降火,宣肺平喘,通利三焦,涤痰开窍。处方:
上药六付,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少量频服。
二诊,2002年1月16日今查病人服上药五付,精神好转,体温复常,神态安静,面色润泽,咳喘胸闷好转,痰色转白易咳,听诊双肺痰鸣音明显减少,但呼吸音仍粗,右肺下部呼吸音较对侧弱,大便呈黄色软便,日行1-2次,舌质淡红,苔薄白稍润等诸症较前明显好转,效不更法,处方调整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三诊,2002年1月22日,服中药共12付,神志转清,咳喘大减,痰白易咳,二便通畅,呼吸平稳,诸症进一步好转。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已基本消除,胸片仅提示右胸炎症,肺部听诊:双侧痰鸣音(-),病人病情进一步明显好转,原方调整如下:
上药六付,清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尔后继续服药,临床根据病情变化辨证用药,方药随症加减,略有变化。病人病情进一步好转,生活自理,回家调养。
按:该例系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重度胸腔积液,并疑拟为肺癌,临床上经药敏试验又广泛高度耐药,经ICU病房及全院多科专家会诊后,已确定不治,后报着一线希望特邀吾师以中医药治疗,导师在错综复杂的病证中直中病变之要害,认为该病性为:阴虚痰热壅肺,闭阻清窍,故治疗的切入点应为:滋水降火,宣肺平喘,通利三焦,涤痰开窍。因辩证精当,用药精良,故疗效迅速快捷,再创临床奇迹。后又细细感悟师之学风:师之用药,此病药味并无特殊之处,何以使病人得以起死回生……?!此正如导师所曰:要视人体为小宇宙而不可以机器论矣,故临床诊病定要整体把握入骨三分,否则定要犯瞎子摸象之弊矣。再度使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师之学术思想之所在。
, http://www.100md.com
例4 结节性血管炎案
张某某 女 56岁 2002年 8月6日初诊
主诉:四肢关节肌肉疼痛,环形瘀紫斑三年余,加重两年,两指端脱疽坏死一年。
现病史:1999年2月份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膝关节疼痛,渐致步履困难,诊断为左膝滑膜炎,于友谊医院左腿贴中药外敷。敷中药两周后,开始左腿肿,右腿出现红点,且发痒,逐渐蔓延至全身,四肢肌肉关节疼痛,无法站立,于大连各大医院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于2000年11月于北京301医院诊断为血管炎,应用激素住院治疗,疗效不佳;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结节性血管炎。属一少见之难治病,西药用654-2、消炎痛、怡美力,激素,无效,病情日重。2002年5月7日又转治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西苑医院住院治疗。 由于长期服药,肝功能受损,2002/5/8肝功能:ALT:(u/L)285.2、AST:(u/L)337.30;2002/6/13血液流变学测试:血沉:103mm/h、体外血栓干重:33mg、体外血栓长度:39mm、纤维蛋白原(g/L):5.33、自身抗体(-)、狼疮细胞(-)。研究院中药给予温经活血之属,住院三月余,左手食指、无名指指尖脱疽坏死经治疗有所缓解,但四肢环形密布之瘀斑疗效不佳,病情日趋加重变紫变黑,且病人长期发热不退,故于今日来诊。
, http://www.100md.com
既往史:严重过敏体质。
现患者证见: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口唇青紫,发热一月余,体温持续在38℃-39℃左右,头部可触及多处较大包块,左手食指、无名指指端脱疽坏死,右食指指端瘀紫,四肢及腰以下皮下环形瘀斑密布,色紫暗黧黑,以下肢瘀斑尤甚,且四肢遇冷或下垂时加重,兼见四肢皮肤关节肌肉疼痛,步履困难。大便成形,日行一次,舌质暗红,苔白稍腻。
西医诊断:结节性血管炎
中医诊断:皮痹、脱骨疽(肝肾精亏,瘀毒阻滞经脉)
治拟滋补肝肾、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方药:
中药三剂,试服用之。
二诊:2002年8月10日,患者服药三剂,自觉病情减轻,来诊时见精神爽快,步履较前轻快,体温恢复正常,最高温度36.8℃,环行瘀斑明显变淡,效不更法,原方加伸筋草30g,继服七剂。
, 百拇医药
三诊:2002年8月17日再诊,病人四肢瘀斑明显减退,头顶瘀斑包块明显变小,病人亦喜笑颜开。上方鹿角霜由20g增至30g,加怀牛膝30g,蜈蚣一条,继服七剂。
四诊:2002 年9月3日服药十七副,病人病情稳步缓解,自觉身体较前爽快,上下肢瘀斑变浅,四肢瘀结红色小包块较以前明显减少变小,右侧食指瘀紫消失,左手食指指端坏疽脱落,四肢疼痛减轻,近一周来患者自觉瘙痒渐起(可排除过敏可能),从病理上分析病人周围毛细血管堵塞瘀滞改善,由堵塞不通至渐通。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而痒为痛之渐,说明病情正在逐渐缓解。患者胃纳好,睡眠佳,二便畅通,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效不更法,上方生黄芪由60g增至80g、加红花10g,继服七剂。病人服药近2月,病情基本痊愈。
按:结节性血管炎是一临床少见疾病,可出现多系统功能受损情况,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入123种难治病之中。吾师认为,难病必瘀、顽症多阻;疑难顽怪之疾,其脏腑经络多瘀多阻,且又多为虚实夹杂之病,临床用药此为必知之理矣。此例吾师抓住“精亏”、“瘀毒”两要点,认为系毒邪入侵,久病入络,久病及肾,又肝肾同源,肝主筋,肾主骨,故治疗当滋补肝肾,解毒通络。因切中病机,用药合理,故获奇效。, http://www.100md.com
例1、 全身冒凉气案
贾某某 女 69岁 2002年12月31日初诊
主诉:自觉周身畏寒伴寒战三个月,加重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自述平素身体虚弱,三个月前因受凉感冒,致周身畏寒,感全身有凉气自内向外冒出,寒战卷缩。曾先后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医附属一院、华夏医院就诊,体温正常,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西医疑诊为强迫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近十日来,畏寒怕冷加重,感五官七窍均散发冷气,全身如坠冰窖、寒凉彻骨,虽覆被加衣冷不得减,颜面口唇紫暗、兼有自汗、腰膝痠软、四肢乏力、纳呆,便溏等症。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证见精神萎靡,口唇紫绀,时有心悸气短,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沉弱,尺脉尤甚。BP:170/85mmHg
, 百拇医药
辨证为元阳亏虚、命火衰微,治以温肾壮阳,补元温翳。处方:
二诊:2003年1月3日,患者自述服药三剂后,畏寒明显缓解,寒战消失,双下肢及腋下仍有冷气冒出,药已中病,效不更法,上方加大剂量红参增至20g,制附片30g,高良姜15g,小茴20g,炙黄芪100g,加山靳15g,七剂继服。
三诊:2003年1月10日,诸症大减,感肢体有温热感,腰膝痠软、乏力、自汗等症明显减轻,食欲增加。舌质红苔白,脉弦数。后予参附龙牡加右归丸临症加减,调治30天收功。
按:肾阳能促进全身之阳,素有“真阳”、“元阳”、“真火”之称。《类经图翼.大宝论》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肾阳旺,则全身之阳皆旺,肾阳衰,则全身之阳皆衰。本例平素体虚,加之年迈,其沉寒痼冷乃肾中精气衰微,元阳亏虚,致产热减少,各脏腑、经络、形体、诸窍的生理功能均减弱,故表现为畏寒肢冷;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阳气不足,心阳无力振奋,则精神萎靡、心悸气短。本案治疗紧扣命门火衰之病机,在用温肾补阳之药的同时,重用益气之品,黄芪用至100g。欲补命门之阳,非人参不能捷效,因而红参用至20g。补阳益气诸药配伍,共具培补肾中之阳之效,真阳一旺,阴翳自消。
, 百拇医药
例2 变应性血管炎案
李某某 女 49岁 2003年1月3日初诊
双下肢结节性红斑20余年,左小腿慢性溃疡10余年。20余年前上感后出现全身关节疼痛、双下肢多发性红斑,曾就诊于大医二院、中心医院,西医诊断为风湿热、结节性红斑,予以红霉素、强的松治疗,病情一度稳定。自1993年因遇事不遂左小腿多处开始溃烂、疼痛,时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多年来奔走求治于天津、大连各大中西医院,最后诊为变应性血管炎,治疗效果不著。近半年来溃疡有加重趋势,入夜瘙痒,伴午后低热、乏力、心悸、腰膝痠软等症。现病人证见:身体消瘦、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左小腿下三分之一见钱币样大小溃疡十余枚,深达肌层,疮口下陷,疮面肉色灰白,疮口周围皮肤呈紫黑色。舌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风寒湿毒凝聚、脉络瘀滞,治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托毒生肌。处方:
姜枣为引,中药三剂,清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 http://www.100md.com
二诊:服药三剂后,病人诉第一天大便次数增多达4-5次,第二日正常。感全身瘙痒,为毒邪外排之征象。仍午后低热,原方去细辛,加荆芥、防风各10g,苦参10g,继服7剂。
三诊:2003年1月17日,诉浑身瘙痒消失,溃疡面缩小。仍时常感午后低热,原方加金银花15g、大青叶15g,去荆芥、防风。
四诊:2月14日,左小腿溃疡大部分均已愈合,仅遗留左踝内臁两枚玉米粒大小溃疡,疮面肉芽组织新鲜。效不更法,继服14剂,溃疡痊愈,诸症消失。
按:变应性血管炎系一种结缔组织疾病,发病机制与Ⅲ型变态反应有关。临床可表现为结节、红斑、坏死性溃疡、发热、关节痛等。本病属中医“臁疮”范畴,根据该例病程漫长、迁延不愈之特点,吾师认为“久病必虚”,邪气留连,荣卫凝涩,久而成肝肾不足,气血两虚之症。气血运行不畅,致脉络瘀滞,故“久病必瘀”。治疗当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方中红花、乳没、丝瓜络、蜈蚣等有活血通络之功,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搜伏风,使之外出,寄生、杜仲等祛风补肝肾,重用黄芪、党参、白术、龙眼肉等益气扶正,正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
, http://www.100md.com
例3 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重度胸腔积液
路某某 男 73岁
主诉:(家属代诉)神态模糊嗜睡,哮喘呼吸困难1月余。
现病史:2001年1月23日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天入院。既往高血压史15年,糖尿病10余年,脑血栓10年。2001年8月曾因“心衰”住院,查T:37.5 °C,P :102次/分,R :26次/分,BP:26/19 KPa,呼吸急促。此次住院曾先入住中心医院N1病房治疗,西医以消炎、祛痰、抗心衰、呼衰等多法治疗,病情日趋加重,于2001年12月转入中心医院ICU病房抢救。经全院大会诊,诊断为:支气管炎、冠心病、心力衰竭Ⅲ度、高血压病3期、Ⅱ型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肺部肿瘤待排、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胸腔积液,经药敏试验提示:高度广泛耐药,已告示家属病危,无药可治。考虑费用问题,在呼吸科病房拒收的情况下再次转回N1病房。因西医长期治疗无效,在病情日趋恶化,准备后事的情况下,于2002年1月10日由N1科病房赵耿毅主任急请吾师会诊,当时病人症见:神态模糊、嗜睡、呼吸困难、哮喘、痰粘黄难咯、低热、面色晦暗、歪僻不遂、口干唇舌焦燥,气管切开套管,吸痰有阻力,肢体下垂部位水肿,双侧胸腔重度积液,听诊双肺痰鸣音,大便干燥,3-5日一行,舌质干红无苔,脉沉细而疾。
, 百拇医药
中医诊断:1、昏迷 (阴虚痰热壅肺,闭阻清窍)
2、喘证 (痰热壅肺,肺肾阴虚,水淤阻肺型)
3、怔仲
4、中风
5、消渴
治则:滋水降火,宣肺平喘,通利三焦,涤痰开窍。处方:
上药六付,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少量频服。
二诊,2002年1月16日今查病人服上药五付,精神好转,体温复常,神态安静,面色润泽,咳喘胸闷好转,痰色转白易咳,听诊双肺痰鸣音明显减少,但呼吸音仍粗,右肺下部呼吸音较对侧弱,大便呈黄色软便,日行1-2次,舌质淡红,苔薄白稍润等诸症较前明显好转,效不更法,处方调整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三诊,2002年1月22日,服中药共12付,神志转清,咳喘大减,痰白易咳,二便通畅,呼吸平稳,诸症进一步好转。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已基本消除,胸片仅提示右胸炎症,肺部听诊:双侧痰鸣音(-),病人病情进一步明显好转,原方调整如下:
上药六付,清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尔后继续服药,临床根据病情变化辨证用药,方药随症加减,略有变化。病人病情进一步好转,生活自理,回家调养。
按:该例系多脏器衰竭合并双侧重度胸腔积液,并疑拟为肺癌,临床上经药敏试验又广泛高度耐药,经ICU病房及全院多科专家会诊后,已确定不治,后报着一线希望特邀吾师以中医药治疗,导师在错综复杂的病证中直中病变之要害,认为该病性为:阴虚痰热壅肺,闭阻清窍,故治疗的切入点应为:滋水降火,宣肺平喘,通利三焦,涤痰开窍。因辩证精当,用药精良,故疗效迅速快捷,再创临床奇迹。后又细细感悟师之学风:师之用药,此病药味并无特殊之处,何以使病人得以起死回生……?!此正如导师所曰:要视人体为小宇宙而不可以机器论矣,故临床诊病定要整体把握入骨三分,否则定要犯瞎子摸象之弊矣。再度使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师之学术思想之所在。
, http://www.100md.com
例4 结节性血管炎案
张某某 女 56岁 2002年 8月6日初诊
主诉:四肢关节肌肉疼痛,环形瘀紫斑三年余,加重两年,两指端脱疽坏死一年。
现病史:1999年2月份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膝关节疼痛,渐致步履困难,诊断为左膝滑膜炎,于友谊医院左腿贴中药外敷。敷中药两周后,开始左腿肿,右腿出现红点,且发痒,逐渐蔓延至全身,四肢肌肉关节疼痛,无法站立,于大连各大医院治疗无效,病情逐渐加重。于2000年11月于北京301医院诊断为血管炎,应用激素住院治疗,疗效不佳;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结节性血管炎。属一少见之难治病,西药用654-2、消炎痛、怡美力,激素,无效,病情日重。2002年5月7日又转治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西苑医院住院治疗。 由于长期服药,肝功能受损,2002/5/8肝功能:ALT:(u/L)285.2、AST:(u/L)337.30;2002/6/13血液流变学测试:血沉:103mm/h、体外血栓干重:33mg、体外血栓长度:39mm、纤维蛋白原(g/L):5.33、自身抗体(-)、狼疮细胞(-)。研究院中药给予温经活血之属,住院三月余,左手食指、无名指指尖脱疽坏死经治疗有所缓解,但四肢环形密布之瘀斑疗效不佳,病情日趋加重变紫变黑,且病人长期发热不退,故于今日来诊。
, http://www.100md.com
既往史:严重过敏体质。
现患者证见:精神萎靡,表情痛苦,口唇青紫,发热一月余,体温持续在38℃-39℃左右,头部可触及多处较大包块,左手食指、无名指指端脱疽坏死,右食指指端瘀紫,四肢及腰以下皮下环形瘀斑密布,色紫暗黧黑,以下肢瘀斑尤甚,且四肢遇冷或下垂时加重,兼见四肢皮肤关节肌肉疼痛,步履困难。大便成形,日行一次,舌质暗红,苔白稍腻。
西医诊断:结节性血管炎
中医诊断:皮痹、脱骨疽(肝肾精亏,瘀毒阻滞经脉)
治拟滋补肝肾、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方药:
中药三剂,试服用之。
二诊:2002年8月10日,患者服药三剂,自觉病情减轻,来诊时见精神爽快,步履较前轻快,体温恢复正常,最高温度36.8℃,环行瘀斑明显变淡,效不更法,原方加伸筋草30g,继服七剂。
, 百拇医药
三诊:2002年8月17日再诊,病人四肢瘀斑明显减退,头顶瘀斑包块明显变小,病人亦喜笑颜开。上方鹿角霜由20g增至30g,加怀牛膝30g,蜈蚣一条,继服七剂。
四诊:2002 年9月3日服药十七副,病人病情稳步缓解,自觉身体较前爽快,上下肢瘀斑变浅,四肢瘀结红色小包块较以前明显减少变小,右侧食指瘀紫消失,左手食指指端坏疽脱落,四肢疼痛减轻,近一周来患者自觉瘙痒渐起(可排除过敏可能),从病理上分析病人周围毛细血管堵塞瘀滞改善,由堵塞不通至渐通。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而痒为痛之渐,说明病情正在逐渐缓解。患者胃纳好,睡眠佳,二便畅通,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效不更法,上方生黄芪由60g增至80g、加红花10g,继服七剂。病人服药近2月,病情基本痊愈。
按:结节性血管炎是一临床少见疾病,可出现多系统功能受损情况,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入123种难治病之中。吾师认为,难病必瘀、顽症多阻;疑难顽怪之疾,其脏腑经络多瘀多阻,且又多为虚实夹杂之病,临床用药此为必知之理矣。此例吾师抓住“精亏”、“瘀毒”两要点,认为系毒邪入侵,久病入络,久病及肾,又肝肾同源,肝主筋,肾主骨,故治疗当滋补肝肾,解毒通络。因切中病机,用药合理,故获奇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