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716139
小儿健康度盛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2日 《现代护理报》 2005.09.02
     ●谨防小儿热病随着夏季的来临,很多医院的小儿患者明显增多。儿科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及时给小儿降温处理,预防引发高热及其他疾病,让孩子安全度夏。近日,笔者在青海省妇产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看到,就连加床都住满了小患者,其中小儿高热患者占了多数。监护室主任张秀梅说,夏季是肠道感染等病易发的季节,有感染就容易发生高热。尤其是1岁半到6岁的小孩最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孩子生病,父母心痛。多数家长一旦发现小孩头痛脑热,就急着往医院送。张秀梅主任说,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毕竟送医院也有个过程。就算家在医院门口,到医院门诊,挂号、交费、检查,到拿到药,至少也要二三十分钟,而这一段时间里往往就会延误病情。有的孩子就是在往医院送的过程中,就引起抽搐、高热惊厥等症状。张秀梅主任提醒,一旦发现小孩有高热现象,家长首要的是给孩子采取降温措施。如果发热在38.5度以下,进行物理降温就可以,敷凉毛巾、喝凉白开水、调节凉爽空气等,还可以适量吃点清热解毒的口服液;如果发热在38.5度以上,就必须进行药物降温,吃一点小儿退热药就行。同时,家长也要学习一些用药常识和用药规则,不能有病就狠劲吃药,像降温药一天中不能超过4次。还要注意小儿饮食卫生,瓜果饮料等都要注意生产日期,及时增减衣物等。●谨防小儿手足口病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主任孙黎明告诉笔者,夏季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近年来,手足口病有周期性流行的趋势,此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孙黎明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因病毒主要侵犯手、足、口、臀4个部位,疹子又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产生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孙黎明说,手足口病虽然不算危重疾病,但其传播快、易流行。此病流行期间,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一旦发病,宜及时隔离患儿。孙黎明提醒,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由于过度疲劳而降低了抵抗力。孙黎明透露,治疗手足口病,可用中药板蓝根15克煎汤250毫升频服,每日一剂,连服3至4天。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校上课。加强监测是控制本病的关键。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儿童谨防“凉席皮炎”夏季因高温和高湿,是皮肤病多发期,而儿童皮肤娇嫩,更易受各种病菌侵袭。“凉席皮炎”就是儿童在夏季的一种多发病。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笔者,到了夏季,因凉席使用不当,许多儿童出现了“凉席皮炎”。据介绍,出现“凉席皮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孩子对用苇、草等植物编成的凉席过敏,症状是在皮肤与凉席接触的地方出现红斑;二是受到凉席缝隙中存在的螨虫的叮咬,孩子身上出现一片一片的丘疹,医学上称为丘疹性荨麻疹,也属于“凉席皮炎”的一种。如何预防“凉席皮炎”?医生说,首先应选择好凉席,选材时最好选用竹席或藤席,不要选用草席,因为草席容易生螨虫,草席本身也是过敏源。其次,要保持凉席的清洁卫生。在使用凉席前,要对凉席进行高温消毒(开水烫洗),再放到阳光下曝晒,这样才能将肉眼不易看见的螨虫及其虫卵杀死。另外,夏季人体容易出汗,皮屑和灰尘等都容易进入凉席的缝隙中,加之潮湿环境,也可能滋生螨虫。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凉席也要经常清洗、晾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