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美中医学》 > 200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0718994
《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之研究
http://www.100md.com
1. 生命的分类,2. 生命的起源,3. 生命的现象,3.1 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的精神思维意识,关于健康,关于体质,参考文献
第1页
第4页

    参见附件(47KB,6页)。

     《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之研究湖南中医学院教务处 吴润秋*摘 要:成书于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黄帝内经》;生命科学

    Theory of life sciences in Huangdi NeijingRunqiu Wu(Hunan College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Abstract: Written about 2000 years ago, Huangdi Neijing expounds on life mechanism and its relations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overing the origin, nature, growth, reproduction, activity and thinking of humanlife. This article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views on life in Huangdi Neijing by thoroughly elucidating theclassification, origin and phenomena of life. We find that in Huangdi Neijing human life is closely observed andthe narration of pregnancy, sex, growth, life span, senses, mental activity, health and constitution is bothobjective and profound. The theory of life sciences in Huangdi Neijing is the basis of the theories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yet it is neglected. This article is to exhume it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develop it to ahigher degree and this, we think, will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modern studies of life sciences.

    Key words: Huangdi Neijing; life science

    *吴润秋(1949-),男,硕士,湖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作10余部;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湖南中医学院教务处,邮编:410007;E-mail:wurunqiu2004@yahoo.com.cn

    “生命”一词,首见于《战国策·秦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其年而不夭伤。《灵枢·寿夭刚柔》:“此天之生命,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

    生命科学是现代新兴学科。她是以生命的起源、本质、特征及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纵观成书于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洋洋20 多万言,大则天地,小则动植飞潜,特别是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与其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著作,不如说她是一部古代生命科学的巨作。正如明·张介宾所说:“《内经》者,三坟之一。..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之研究2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类经》序),并明确提出《内经》书名的含义是:“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类经》卷一)。

    我们研究《黄帝内经》中古代生命科学的理论,不仅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而且对其发展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生命的分类

    《内经》将自然界有生命的生物划分为两大类,即“根于中者”和“根于外者”(《素问·五常政大论》)。“根于中者”是指动物类的生命。因为动物类生命具有血气、心知,且其生命力来自于动物自身体内的特征。张介宾指出:“凡动物之有血气心知者,其生气之本,皆藏于五内,以神气为主,故曰中根。”(《类经·岁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机气立》卷二十五),动物的知觉运动称为“神机”,神去则机息而死亡。“根于外者”是指植物类生命。

    因为植物类生命没有心知,主要依赖外界的自然条件而生存。张介宾指出:“凡植物之无知者,其生存之本,悉由外气所化,以皮谷为命,故根于外。”

    (《类经·岁有胎孕不育,根有神机气立》卷二十五),植物的根去皮剥,绝其外界生化之本而死亡。

    这就是《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内经》运用五行的理论,又将动物和植物各分为五类。动物有毛、羽、倮、介、鳞五类,各类又有三百六十种。唐·王冰有更深入的论述:“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羽虫三百六十,凤为之长;

    倮虫三百六十,人为之长;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介虫三百六十,龟为之长。”植物按五色五味及其变化,有无数种。《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生命属于动物倮虫类范围。

    《内经》的生物分类方法,是以生物的生命特征为依据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 生命的起源

    《内经》明确提出,自然界生物的生命,起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在数十亿年以前,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个混沌状态,《易经》称之为“太极”,其中阴阳二气相混,但运动不止。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逐渐下降,凝而成地,阳气逐渐上升,聚而成天。天地成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气候变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7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