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5年第16期
编号:10742150
超声消融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第16期
超声,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性病变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常用治疗方法,如球囊扩张等。超声血管成形术则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介入技术。低频高能超声可以破坏血管内斑块和血栓组织,但该技术临床应用目前很局限,一个重要原因是超声导管系统有待改进,以便增强消融能力与减少并发症 [1,2] 。本实验观察比较了三种新设计的超声导管作用强度和消融粥样硬化斑块、再通闭塞动脉的特点。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血管收集与超声干预 超声处理机由超声发生装置、换能器、超声导管构成。导管远端传统球型头端外,另两种为球型顶端为平截面型的头端以及球型前方带缺口的头端(以下分别简称导管Ⅰ、Ⅱ、Ⅲ型)。参考Siegel等方法 [3] ,闭塞冠脉片段长度2~5cm,取自12h内的死亡病人,肉眼和触觉判断血管片段为粥样硬化斑块病变,血管造影确认100%闭塞。超声干预时,导管头端与闭塞病变部位结合,超声消融从闭塞近端至远端,当有明显突破感及阻力消失时即停止超声释放。根据应用的三个超声导管类型,血管条相应分成三组(n=10)。

    1.2 超声消融速率和组织化学研究 参考Siegel等方法 [3] ,根据消融时间与血管病变长度,计算出超声消融速率(mm/s)。血管再通后片段送组化研究,观察管腔内动脉粥样硬化物质和血管壁的形态学变化,利用医用形态软件(Leica Owin)进行定量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