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742312
气管切开术操作技巧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2005年第3期
     气管切开作为一种抢救患者生命的紧急手术,本身操作并不复杂,但手术要求迅速、有效,为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术者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非常重要。笔者自1995年以来,共行气管切开术116例,在分离气管前组织和切开气管、放置气管套管的操作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技巧,使手术能快速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患者,男84例,女32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6岁,平均42.5岁。咽喉部手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7例,咽喉颈部外伤行气管切开5例,炎症所致喉梗阻5例,气管异物行气管切开取出14例,重症肌无力1例,胸外伤伴血气胸2例,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1例,农药中毒2例,肺部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毒蛇咬伤1例,颅脑外伤29例,高血压颅内出血44例。神志清楚41例(35.3%),昏迷75例(64.7%);放置金属导管31例(26.7%),带气囊导管85例(73.3%);床旁手术88例(75.9%),手术室手术28例(241%)。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颈前正中切口,按笔者的操作技巧(详见讨论部分)分离舌骨下诸肌及其他组织,暴露甲状腺峡部并向上拉开,显示2~4气管环,做“T”形切开,于切口两瓣尖分别缝线一针牵拉,顺利放入气管套管。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1次顺利放入气管套管,除5例(43%)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85例放置带气囊导管无1例气囊破损。116例患者中,43例(37.1%)死于原发病加重、全身衰竭,其余病例均在不同时间顺利拔管。

    3 讨论

    3.1 分离的问题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见手术,如处理不当或操作不熟练,可产生各种并发症,文献报道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发生率是6%~66%[1]。常见的有皮下气肿、出血、脱管、气胸等,这与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技巧、手术时的条件、患者的配合等有关,而分离气管前组织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本组116例患者,仅有5例(4.3%)发生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其中有4例是儿童,3例因拔管后封口而引起,1例因拔管后缝合瘘口而引起),这与分离技巧密切相关。除皮肤、皮下脂肪、颈浅筋膜做切开以外,颈前肌肉及其他组织均采用钝性分离。有关书籍介绍的分离方法是术者和助手各持止血钳,在同一分离点分别上下、左右连续呈“十”形向深部垂直分离,并不断地把拉钩移向深部,这种分离方法暴露范围较小,层次不清,肌束易断离,出血多,切口容易呈“漏斗”状,加之2人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会有所差异,容易使切口偏离中线,寻找气管困难,延长手术时间,甚至误伤血管、神经和甲状腺,尤其是婴幼儿和肥胖患者更是如此。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了一种“向上分离法”:术者和助手左手各持拉钩,轻拉切口两侧组织暴露,分离全过程均由术者一人完成。术者右手持弯止血钳,于切口下极按层次稍做分离后,钳尖向上,以中线为基线,沿颈总动脉的投影方向,分别向两侧上外方分离,再把拉钩置于所分离的组织深面,然后,退出钳子,这样反复分离中线两侧的组织2~3次后,即可显露气管。这种分离方法层次清楚,可以把整条血管或肌束沿间隙分离后拉开,出血少、暴露范围广泛,能使气管始终保持正中位置,并且能完整地显露甲状腺下极,必要时可以把甲状腺下极向上拉起,特别是颈短、肥胖患者,这种分离法能安全快速地暴露气管。值得注意的是,钳子不能向下分离,以免损伤胸膜顶致气胸,尤其是小儿哭闹或呼吸困难较重的患者,胸膜顶凸向下颈部,更容易损伤。

    3.2 插入气管套管的问题 插入气管套管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安全和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方法是在气管切开后,用弯止血钳或气管扩张器撑开切口,将事先准备好的带管芯的套管顺势插入气管内,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许多问题:(1)由于弯止血钳或气管扩张器撑开后占据了气管切口的空间,在较小的手术视野内放置较多的器械,妨碍操作,使气管套管插入困难,常需多次插入或再次扩大气管切口,加重了气

    管的损伤,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2)如放置带气囊的套管,弯止血钳容易把气囊擦破,使气囊漏气,术中须立即换管,给手术增添了麻烦,增加了手术风险。为克服以上缺点,笔者总结出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3气管环“T”形切开,切口两瓣尖分别用“0”号线缝吊1针,留长线不打结,并向两侧拉开,不需使用弯止血钳或气管扩张器,便可扩开气管切口,顺利插入气管套管,剪掉切口两瓣的吊线即可。该方法暴露气管切口清楚,固定好,操作方便,有利于快速吸出下呼吸道团块状分泌物。经116例临床实践,所有病例均一次插入气管套管,无一例气囊破损。

     【参考文献】

    1 Myers EN,Carrau R L.Early complications of tracheotomy-incidence and management.Clin Chest Med,1991,12:589-595.

    作者单位: 678000 云南保山,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编辑:晓 青), http://www.100md.com(杨国宁 段卫先 张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