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 2005年第3期
编号:10742295
声带息肉转变为声带脓肿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 2005年第3期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工人,因持续性声嘶4月余,在当地医院多次行抗炎治疗无效,于2002年3月20日来我科就诊。检查见:双侧声带灰白色、半透明鱼腹样息肉,自双侧声带边缘挂下,左侧为甚,随呼吸上下飘动。

    患者不同意住院治疗,强烈要求门诊手术治疗。为避免手术后双侧声带粘连,遂于当日在表麻下摘除左侧声带息肉,术后送病理检查示:“声带息肉(左)”,术后行抗炎及对症治疗,嘱术后15天复诊,考虑是否行二次手术摘除右侧声带息肉。由于术后患者声嘶明显减轻,而未来复诊,术后2个月后突发声嘶加重伴咽喉部疼痛半个月,而至我科复诊。

    检查见:双侧喉黏膜急性充血,左侧声带边缘整齐,未见新生物,右侧声带上次息肉样变的部位变为暗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自右侧声带边缘隆起,喉外触痛(+)。嘱抗炎治疗3天后复诊。

    3天后,在表麻下摘除右侧声带新生物,术中见新生物为一脓肿,有约0.5ml脓性分泌物溢出,摘除脓肿见脓肿位于右侧声带Reinke间隙,且术后此间隙清晰可见,术后送病理检查示:“炎性组织并鳞状上皮化生”。抗炎及对症治疗1周后复查,咽喉部疼痛消失,声嘶明显减轻,双侧声带一般性充血,边缘整齐,双侧声带闭合好,未见新生物。

     2 讨论

    由于该患者为“弥漫性声带息肉病”,病变部位在Reinke间隙,使其显著增宽和充满黏液性物质,病变初期,其中几乎不见有细胞、纤维组织和血管。其转化为脓肿可能与病程较长、抗炎治疗不彻底有关。再者,患者有烟酒嗜好,免疫力差,病菌趁机沿黏膜表面血管侵入黏膜下层,再加上未及时行抗炎治疗而形成脓肿。

    作者单位: 435000 湖北黄石,黄石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编辑:江 风), 百拇医药(费文彬 刘维荣 左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