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8877
刘杰:到发展最快的市场去研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26日 医药经济报
     医疗数字影像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领先周期缩短,细分市场领域的增加,国际级竞争对手的增加,使得跨国的大型医药集团也在寻找新的市场及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吸引了众多这样的目光。

    随着中国市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生产中心、研发中心移师中国已经不是新闻,技术创新中心和培训中心的进驻显示着他们要做主角的决心。当然,背景是中国本土市场,担任主角的还有市场竞争者以及推动市场前进的人。

    谈到柯达中国,人们更熟悉的是那位“华丽转身”的叶莺女士在媒体前的激情张扬,以及遍布中国各个城市大街小巷的柯达影像冲印店,刘杰所代表的是柯达中国另外一种形象:专业严谨、低调踏实。

    刘杰在出任伊士曼柯达医疗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之前,曾经在武汉一家医院里做过10余年的主治医生,所以在他的身上可以很容易找到头脑敏捷、思维缜密、谨慎细致这些形象特质;此后他在GE医疗系统中供职8年,“在GE这所大学校里,我学会如何去做生意”,从而完成了他“医而优则管”的角色转变。
, 百拇医药
    8月25日,当柯达医疗集团在广州召开的数字医疗影像新品发布会结束后,刘杰带着他的团队走下表演台,没有太多的表情,言语简洁,淡定从容。这一发布会的主角Directview System是柯达医疗继今年4月在中国发布4款系列数码新品之后,推出的又一多功能数字平板影像设备。

    相较于朵它医疗器械企业推出新产品的周期,柯达医疗今年的速度惊人;与这速度相对应的背景是,自2004年底开始柯达医疗在柯达内部由一个部门升级到一个独立的集团,并迅速发展成为柯达众多影像部门中的第二大业务部门。

    柯达,代表传统胶片的橙色巨人,曾因数字科技对于传统影像业务的冲击而一度陷入危机。由于柯达长期依赖传统胶片部门的领导地位,忽视了替代技术的持续开发,从而失掉了在新产品市场应有的份额。有鉴于此,柯达开始力促由传统影像业务向数字化影像业务的转型,医疗影像是既符合柯达对专业影像的定位,又有相当大上升空间的数字领域。

    其实,柯达2003年开始在中国涉足医疗器械行业,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动作较其他跨国巨头们来说还是慢了点。在它之前,GE、西门子医疗器械早已在中国安营扎寨,近年又集结重兵图谋有一番作为,东芝医疗器械也于之前挺进中国。刘杰说:“那有什么关系?柯达不是CR做得最早的,但在短短的两三年里跃居行业公认的第一名。”
, 百拇医药
    谈及柯达医疗在中国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刘杰说:“有了研发中心,才能说成为这里的主人。柯达已经成为主人了。”

    记者:柯达在上海设立了医疗影像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中心,近期一些主要的医疗器械企业在中国也有重要研发中心的建设举措。建这两个中心,柯达是出于什么样的策略考虑?

    刘杰:最重要的高端市场在美国,最大的终端市场在日本,最具潜力的经济型市场在中国。在中国建研发中心是大的趋势。近几年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使很多跨国公司意识到,要把研发的队伍推展到发展最快的市场。

    不同的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用意不一样,有的把它作为推广的一种手段,做一些简单的研发,柯达不同。跨国公司在某一个市场里有销售、有市场人员,还只能说是客人;有了生产工厂以后,也只能说是常客;有了研发中心,才能说成为这里的主人。柯达已经成为主人了。

    记者:可以介绍一下这两个中心吗?它在柯达医疗集团里起什么作用?
, 百拇医药
    刘杰:这两个中心主要是从事医疗影像产品的解决方案、研究和开发,以扩大柯达医疗影像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实力。柯达给它的定位是全球研发中心及亚太区的技术与创新中心,这两个中心在上海为我们整个亚太区的客户服务。

    柯达医疗的技术创新中心在全球只有3个,分别位于美国、意大利和中国的上海。它对客户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全天候服务的机构,还提供一些客户培训、工程师的培训。

    记者:柯达是传统的影像企业,以前柯达的部门主要是涉及什么业务?柯达医疗以前是一个部门,什么时候升级成独立的集团?

    刘杰:柯达主要有3大块业务--民用部(胶卷,数码相机,冲印店),这是柯达最主要的一个部门;第二个是柯达的医疗系统(医疗影像系统);第三个是柯达的图文处理系统(印刷设备,刮奖)。其中医疗影像排在业务量第2位。

    2004年年底到2005年年初,我们从一个部门升级到一个独立的集团,名称从HI改成HG,从单纯的胶片到数码影像技术,涵义就是柯达医疗影像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 百拇医药
    记者:柯达医疗集团从部门变成集团后,是否会继续以维持自己在影像方面的优势为出发点?

    刘杰: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柯达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与柯达的核心技术是挂钩的。柯达100多年来都拥有影像界公认的技术优势,我们不会从事不相关的行业。

    从一个影像部门变成集团最大的转变,是会将很大精力放在信息科,也包括和医院的整个沟通,还有临床机械系统。

    记者:目前医疗影像业务占柯达全球的比重是多少?

    刘杰:以前比重比较小,近年的比重在逐渐提高。

    记者:大中华区占全球柯达医疗集团比重是多少?

    刘杰:大中华区(包括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占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在CR和DR上,我们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欧洲。具体的数字不太方便透露。(记者:超过3%?)当然,那也太小看我们了吧!
, http://www.100md.com
    记者:柯达医疗在中国国内占有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刘杰:不同的产品线情况不同。传统行业绝对是第一名,没有任何人否认这个事实。有些数码产品已经趋于第一名,有些是前两名。

    记者:您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如何评价?

    刘杰:柯达的传统是不对竞争对手做任何评价,评价是要由客户做的。

    从柯达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欢迎竞争的,竞争可以使产品在市场中充分表现出优越性。我们不把竞争对手看作敌人,我们共同促进。现在每个行业每个公司也会存在竞争问题的,但同时柯达与很多所谓的竞争对手在某些项目上是合作会员关系。

    记者:怎么看待旗下同类产品的竞争?例如CR系列和DR系列,会不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怎么权衡这些产品线之间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刘杰: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市场会需要CR产品,也会需要DR产品,DR增长的同时也会促进CR的增长,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那你认为现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CR和DR的推广空间有多大?

    刘杰:中国很大,不同的医院和不同的地区对产品的要求不同。病人对于医院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沿海地区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CR和DR已经比较容易被接受。

    记者:那么,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柯达想扮演什么角色?

    刘杰:推进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由传统的放射胶片向CR、DR转变,柯达是很重要的角色之一。举个例子,柯达不是CR做得最早的,但在短短的两三年跃居公认的第一名。

    记者:在柯达医疗的发展规划上,您会对研发、公司内部管理、市场拓展这3个要素如何排序?
, 百拇医药
    刘杰:3个因素都很重要。研发是很技术的问题,要看公司沉淀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柯达是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的;第二就是柯达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很好的团队。我们有了很好的技术、很好的团队,有了这两点,我们不成功才怪。

    记者:在中国市场上,很多企业会把市场推广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

    刘杰:市场推广是一种沟通。告诉客户有什么产品、有什么技术,但推广不是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因为很多企业宣传是很好,但里面的内容名不符实。核心的技术加优秀的团队,是柯达成功的条件。

    记者:除了产品质量好之外,柯达还有什么优越性?

    刘杰:公司要取得成功要有(3S)--策略、好的方向、速度。我们有好的方向,有好的目标,再加上速度。

    在中国一家企业要取得成功,固然要有好的策略,固然要有好的人才,可是没有速度也是不行的,柯达很好地把握了这3点。柯达的速度是很多公司很难达到的。

    记者:您之前曾经在GE医疗做过,GE是医疗器械行当中的老大哥,也有许许多多的业内精英有过在GE供职的经历。您觉得那段经历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刘杰:我进GE之前是做医生的,你要知道,医生是不会做生意的。应当说,GE公司是很好的学校,不但教人怎么做生意,还教怎么做人。我在GE接受了很多的培训,这对未来是个很好的基础。感谢GE现在柯达医疗80%的业务是和GE合作的,我们互相是很好的客户。

    记者:您现在是希望别人将您当做“学有专精的专家”呢,还是称呼您为“出色的职业经理人”?

    刘杰:还是叫我“刘杰”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