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63204
让行动和爱心改变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05年9月26日 中华女性网
     编者按

    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痴呆症)被称为第四大健康杀手,但作为一个静悄悄的“杀手”,它的早期症状一直被忽视,种种因素都加大了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难度。一旦疾病进入中、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时,不但家庭痛苦,社会负担也加重。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行动改变未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的专家走访了患者家庭,旨在用行动来呼吁医生必须走出门诊和病房,帮助患者家庭冲破“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为治疗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为了早期发现疾病,专家们强调60岁以上老人除了要做常规的身体检查,还应该每年做一次记忆体检。

    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来防治该病是高危人群及患者家属和医生乃至全社会都必须回答和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是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共有的社会。
, http://www.100md.com
    我们面临艰难的挑战

    提笔写下这篇短文的子夜时分,恰好是9月21日这个“世界老年性痴呆宣传日”行将过去之时。然而,日趋严重的老年痴呆问题所折射出的人口老龄化的汹涌暗流和巨大挑战,却让我们无论在白昼还是在黑夜都格外警觉。非健康老龄化现象中,脑损伤(退化)老龄化恐怕是最可怕的挑战之一了。老年性痴呆是一个与年龄有密切联系的疾病,一般我们把老年性痴呆界定为60岁以上人口所患的疾病,60岁以前的早老性痴呆比较少见。我国目前有1左右亿老年人,有老年痴呆患者大约500~600万。每年平均有30万人加入老年痴呆患者行列。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老年人大约要增长到4亿,那时老年痴呆症患者大约就会有1600万到2000万。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痴呆症存在一定的发生概率。据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提供的信息,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高达5%,即每20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老年性痴呆患者。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大约为5.5年,老年痴呆成为现代社会老年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在国外,老年痴呆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死亡的第四大病症。
, 百拇医药
    痴呆老人是无法自理的老人,他们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依赖性老人规模和比例的扩大是人口老龄化的深度挑战。

    老年痴呆往往导致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弱化。老年痴呆在挑战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能力以及养老精神。老年痴呆是完全依赖性的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养老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都是相当昂贵的,甚至可能是最高的。老年痴呆将带来三个恶果:(1)一损俱损。两代人都活不好。(2)老年歧视。严重的老年痴呆可能导向对老年人群的负向评价和老年价值的彻底否定。(3)老年恶待。如果在心理上已经厌烦老人,在情感上已经排斥老人,在行为上就可能虐待、遗弃甚至杀老。老年人最害怕的就是被抛弃。结果就回到了一损俱损的起点上。事实证明,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是很磨人的,需要爱心、体力、耐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如何使痴呆老人病得尊严、活得体面、死得其所?社会和家庭需要联手建立系统地预防—护理—治疗的制度来回应老年痴呆的巨大挑战。

    一级预防:未雨绸缪,在源头做好工作比在中下游做好工作意义更大。在中青年时期就要开始注意预防。很多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除了控制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情绪也很重要,抑郁情绪也是患痴呆的一个先兆。国家需要着手筛选痴呆高危人群和潜在风险人口,需要研究如何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消解老年痴呆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遗憾的是,老年性痴呆尚无确切的预防措施。预防性的社会医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http://www.100md.com
    二级护理:问题发生之后,一般选择的是家庭护理,一来放心,二来成本低。但随着老年痴呆病情的发展,家庭护理也需要逐步升级,需要彼此交流和分享经验并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培养照顾老年痴呆病人的能力。一个经验之谈是,由于病人智力水平的下降,所以和他交流时要特别注意用词的简单和具体,动作要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尽量运用身体语言进行帮助,只有患者明白了护理者的意图,才会作出正确反应。此外,照顾痴呆患者的人本身往往也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陌生的问题,往往会产生抑郁、自责、愤怒等不良情绪。极端的情形下,甚至照顾者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所以,照顾者本身的心理倾诉和健康问题也需要帮助。事实上,老年痴呆患者给整个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用“一人得病、全家受罪”来概括。

    三级治疗(护理):家庭不能胜任之后,就要接受专业治疗(护理)。但专业护理有一个需要克服的缺点,就是患者可能缺乏亲情的慰藉。痴呆老人需要心理—情感的综合治疗。虽然单纯的医患关系没有也很难达到亲情的交融,但对老年病人的人道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因没有亲情所带来的缺憾。总之,专业诊治和情感慰藉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三级治疗和护理虽然是末端治理,但也可以做到最好。(北京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穆光宗)
, 百拇医药
    让生命带着尊严离开

    疾呆患者行动不便,需要亲友和社会成员的关爱与交流。让我们来分享这些爱的故事。也许因为您的关爱,患者的思维会得到改善,病情会得到缓解。而我们会得到一份快乐和温暖。

    一个洋娃娃

    身材瘦小、白发苍苍的李奶奶,住院时肺炎比较严重,但她不肯配合治疗,自打住院嘴里一直念念有词,仔细听,发现她零乱的语句中有一大半是说给孩子听的,比如“多吃饭长得高”,“早睡早起”,“别迟到”,于是,松堂关怀医院院长李伟拨通李奶奶儿子的电话。

    从李奶奶儿子嘴里得知:李奶奶一辈子生了13个儿女,她含辛茹苦把13个儿女带大,等儿女们结了婚,生了孩子,又帮儿女们把他们的孩子拉扯大。前年,李奶奶最小的女儿怀孕了,李奶奶说,等伺候完老幺的孩子,她的任务就完成了。但随后,她的脑子就不太清楚了。这种情况,小女儿不敢让她抱外孙子了,这让李奶奶心里难受,病情加重。
, 百拇医药
    李伟院长买了一个特别逼真的、橡胶做的光屁股大胖小子玩具,在李奶奶快睡着时塞到她的怀里:奶奶,您看我把谁带来了?小孙子多想您哪!谁说咱不会看孩子了,让他们看看您能把小孙子看好不?睡意朦胧的李奶奶突然看到怀里的“大胖小子”,一下子精神头上来了,马上抱着怀里的娃娃亲了又亲,一个劲儿地说:“我的乖外孙啊,姥姥想死你了!”边说边用手绢叠了个枕头给娃娃放在头底下,还把自己的被子拉起一边搭在娃娃肚子上,看到李奶奶稳定下来,护士才偷偷地给她输液。

    三小时的握手

    那天,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位志愿者坐在一位不能用语言交流的老人身旁,她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她能感觉到老人需要她,因为老人握她的手握得很紧。她知道每个人终生都是需要肌肤上的接触的,为了让老人能深深感到有人关心他,在爱他,她就这样握着老人的手,整整握了3小时。

    在松堂关怀医院,随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医护人员俯下身,面带微笑,耐心倾听老人的需求;护理人员用温热的毛巾轻轻给老人擦身,这里的老人头发光滑,面部洁净,病房里没有异味,这里没有沉重与肃穆,17年来,16000多名老人,在这样温暖的环境中走完了一生。(邱海黎)
, 百拇医药
    回应老年痴呆挑战:治疗不是唯一的办法

    这几年来,我国虽然在观念上大力普及了“痴呆”不是自然衰老、治疗“痴呆”刻不容缓这样的概念,高危人群及其家庭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仍然欠缺,社会对“痴呆”仍然存在偏见,医院专门设立的记忆门诊就诊患者仍然寥寥无几。这些都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尚不可被治愈,目前的治疗方案只能延缓疾病的发展。但是经常被忽视的是家属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尔茨海默病无法被治愈,因此不少人即使意识到家人或自己已经患有疾病,用消极态度对待,从不到医院就诊。其实对阿尔茨海默病并非无计可施。ADC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王鲁宁教授表示,联合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而且还可以维持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患者家属要客观面对现实,调整期望值。只要患者不闹,具备正常生活功能,就是进步,家属应该学会接受。

    事实证明:除了坚持规范治疗之外,患者家属如果还能采用科学护理的方法,比如:陪病人做康复游戏,控制睡眠时间等等,可使患者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所以,只要家属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客观面对现实的勇气和对行动改变未来的信念,在长期规范的药物治疗的配合下,就可以打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战”。如果家属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优良的照料技巧来配合药物治疗,不但能帮助减缓疾病进程,使患者维持日常生活功能,还家庭一份“和谐”。患者家庭冲破疾病的“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为治疗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患者家属往往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大受害者和牺牲者。有患者家属编了顺口溜:“晴空霹雳患‘老痴’,皓月安宅无宁日,物是人非事事休。焦惘心思何以托,合与南风相细说。”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世界难题。上述的顺口溜,可谓说尽患者家属心情。患者记忆减退等症状,以及经常表现出的精神行为异常,往往令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更别说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予优良的照料。这种情况不但阻碍正规治疗的正常进行,而且加速病情恶化,加剧患者精神行为的异常,形成阿尔茨海默病特有的“恶性循环”,使家属陷入更痛苦的深渊。

    然而,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却并非末日。只要我们行动起来,老年痴呆不只是患者和家属及其医生的问题。早预防,把一切可能痛苦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除了医生和患者家属,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来共同参与。借助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口号“行动改变未来”的启示,我们期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形成药物、沟通、照料的“良性循环”,共同改变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的未来。(耿兴敏)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当语言交流能力逐渐下降时,非语言的沟通凸显其重要性。适当的手势、平和的声音、温柔的触摸和微笑等,都有助于传递您要表达的信息。同样,痴呆患者的肢体语言也会帮助您了解他想表述的感觉和他的要求。有时尽管没有语言的表达,我们也会明显地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因此照料者要注意适时对患者的潜在感受,如焦虑情绪做出反应。

    ● 假如患者不介意的话,在他觉得舒适的情形下,藉由一个拥抱来表达爱及温暖的关怀。

    ● 注意患者的身体语言,当患者丧失语言沟通的能力时,通常他们会藉由一些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想法。

    ● 注意您自己的身体语言。

    ● 像观察婴儿的需求那样,从患者的身体语言、含糊不清的语言甚至是叫喊声中体会患者的意图与需求。

    ● 建立一个保持患者原有生活方式的生活常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