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滨州医学院学报》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780619
齿状突骨折的CT三维重建分型、机制及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
骨折,,骨折;齿状突骨折;三维重建,1枢椎的解剖与临床问题,2齿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3齿状突骨折的损伤机制,4CT三维重建(MPR)的优越性,5齿状突骨折的分型,6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参考文献
     【关键词】 骨折;齿状突骨折;三维重建

    齿状突骨折是枢椎最常见的损伤,占全部颈椎损伤的8%~15%[1],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Gerstenkorn[2]报道齿状突骨折约占颈椎损伤的10%~20%,Anderson-D'AlonzoⅡ型约占35%。有神经损伤的骨折占6%~25%,总的死亡率为3%~8%[3]。早在1910年Mixter和Osgood就对齿状突骨折进行了外科治疗。Anderson和D'Alonzo在1974年对齿状突骨折进行了X线分型,一直沿用至今,随着螺旋CT在脊柱外科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已有多方面的描述,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移位特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寰椎功能的丢失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笔者在X线分型的基础上,综述螺旋CT三维重建分型、机制及临床意义。

     1 枢椎的解剖与临床问题

    枢椎结构较寰椎复杂,是枕寰枢区的运动枢纽,齿突是其主要特征,齿状突颈部实为横韧带压迹。齿状突的顶端称为齿状突尖,有齿状突尖韧带附着。齿状突后外侧方有两粗糙骨结节,翼状韧带附着。齿状突及枢椎椎体前方的皮质骨明显较前外侧、侧方和后方皮质骨厚,皮质骨最薄弱的区域位于枢椎椎体后方。齿状突本身及侧块包含相当数量的骨小梁,而在齿状突基底部却呈现骨小梁空虚或为密度减低区。国人齿突高度(mm)14.7±1.9(10.9~21.7)、齿突前后径(mm)10.5±1.1(8.6~12.9)、齿突横径(mm)8.3±0.6(7.7~12.0)、齿突后倾角(°)10.3±3.5(0~22.0)、枢椎体前高(mm)22.8+1.1(17.5~26.2)、枢椎体后高(mm)19.5±0.9(14.2~21.9)、枢椎体前唇高(mm)3.3±0.6(0.8~5.5)[4]。其基底部较细,骨皮质较薄,松质骨疏松,是齿突的薄弱和易骨折部位。齿突基底部骨折发生率高有其解剖学基础:①基底是从密质骨为主的齿突与松质骨椎体的移行部位,也是应力交接处;②齿突为高出的圆柱状骨,基底部较上方的齿突膨大和下方的枢椎体细,是力学薄弱处;③齿突尖及膨大部分别有翼状韧带等贴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基底部无类似韧带结构的支持;④齿突和枢椎椎体分别来自不同的骨化中心,在齿突与椎体结合部有软骨联合,约12岁发生骨性融合,但有1/4的软骨板骨化不全,残留于齿突与枢椎椎体之间,受到水平剪切力与轴向压缩力的作用发生骨折。成人的齿状突已全部骨化,骨内各动脉吻合呈网状,研究还表明齿突的血供主要来自基底的营养动脉,该动脉进入部位恒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86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