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5年第10期
编号:10782290
中风偏瘫临床针灸治疗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5年第10期
脑中风,1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宜尽早介入,2辨明标本、逆从、阴阳,选择适当的刺法,3多用灸法,悬灸背俞穴、督脉、强壮穴及患肢腧穴,4点刺患肢十二井穴放血,5运用现代康复理论,头体针相结合,分期取穴,6重视整体的辨证取穴,【参考文献】
     我国脑中风的患病率为719/10万,每年发病率为217/10万。据有关资料报道,中风发病后1周的病人73%~86%有偏瘫,71%~77%有行动困难,46%不能独立坐。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如何尽快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状况及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现就中风偏瘫临床针灸治疗浅述体会如下。

     1 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宜尽早介入

    大多数神经医学专家都认为早期康复治疗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缩短康复期,还可以避免各种废用综合征。这一点对防止肢体的关节、肌肉挛缩,瘫痪肢体的恢复在某种意义上说比药物还重要[1]。针灸作为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开展中风急性期针灸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原则上急性脑卒中患者一旦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48h即可介入针灸治疗[1,2]。有关的实验研究中证实针刺治疗可改善病灶周围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状况,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及血肿的吸收,为早期尤其是急性期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中风病早期不失时机地针刺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并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辨明标本、逆从、阴阳,选择适当的刺法

    《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虚,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素问·调经论》认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