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传统思维开拓中国式整脊学
随着以坐位为劳动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颈腰伤病发病率在不断地攀升。为探索不加重损伤而又能合理解决脊柱力学问题的治疗方法,尝试运用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以整体思考代替片断思考,以系统思考代替机械思考,以动态思考代替静止思考,结合脊柱的形态解剖学,运动力学和生物力学的科学理论,从研究脊柱的运动力学作为切入点,探索脊柱伤病的客观规律。
一、用有机论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的圆运动规律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所谓有机宇宙哲学,集中反映在《周易》的“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整体观。西方的形式逻辑思维是倾向于从质料中发现实在,而中国传统有机论思维强调从关系中发现实在。
, http://www.100md.com
自1982年Dubousset提出脊柱的三维畸形概念,设计纠正脊柱侧凸矫正器。后来的学者研究脊柱力学运用物理学的三维空间理论,试图阐释脊柱的运动力学,而这一理论,已有学者指出是机械工程学概念。1999年Praybylski、Welch和Jacobs等,认为是“忽略了产生运动的力”,“脊柱轮廓还有影响其稳定的边缘性区域”。实际上,脊柱侧弯的三维矫形器是静态的、机械的;对运动不大,相对处静态的胸椎侧凸,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而脊柱运动中的弯曲,例如颈腰椎的侧弯,则丧失其矫正效力。
中国传统有机论思维的宇宙运动观,也即《周易》宇宙运动观,认为宇宙运动基本规律是“圆”的规律。《周易》圆理论精辟地概括了这一运动规律。四象、八卦、太极图都是圆运动的高度浓缩。
《黄帝内经》是受《周易》的理论指导的。它对人体的认识,无论是四时、四气、营卫气血、升降浮沉、经络流注。都是周而复始的圆运动。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进一步阐发“四象”在人体运动中表现为动静、升降,特别提出“以动静言之,则阳主乎动,阴主乎静”;“以升降言之,则阳主乎升,阴主乎降;升者阳之生,降者阴之死”。
, 百拇医药
公元4世纪,中国三国时代的医家吕广在注解《难经·二难》时,将脊椎24节标以八卦分布。
吕广的脊柱八卦,代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脊柱运动观。为了论证脊柱圆运动的规律,笔者按吕广的启示,尝试从“关系中找到实在”。功能与形态是统一的,那么,要论证脊柱圆运动的规律——即脊柱的功能,在形态结构必须有“实在”的资质。
我们且不讨论时空的四维空间,用中文“维系”含义的四维(四象)观察脊柱形态结构,则四维结构比比皆是。例如:我们从脊柱侧面观: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是围绕中轴线的四维组合;从冠状面则有颅椎枢纽、颈胸枢纽、胸腰枢纽和腰骶枢纽的四个枢纽关节,围绕轴心线相互调节。在运动力学的动力来看,颈椎前缘左右各一组的前中后斜角肌,起于横突(左右)前缘,止于两侧一二肋骨面;后面左右各一组的肩胛提肌和斜方肌起于横突后缘而止于肩胛骨及肩峰。在腰椎,前面左右各一的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及所有腰椎横突前缘,止于股骨小转子;背后是竖脊肌,起于胸腰椎的所有横突后缘,止于髂嵴。这前后左右各一,四组肌肉的运动力,维系着轴心产生伸缩、前屈、后仰、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八大活动度。
, http://www.100md.com
脊柱的运动“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阴生”。从椎曲而言,骶曲加大,腰曲必缩小,而胸曲加大,颈曲变小;从冠状面而言,骶椎向右倾斜,腰椎必向左侧弯,至胸腰枢纽至胸椎必向右侧弯,至颈胸枢纽以上颈椎必向左侧倾斜,如此围绕轴心的圆平衡。
脊柱骨性运动的方向力,源自附着于脊椎的四维肌肉结构的动力。
为了证实脊柱的升降运动,笔者通过对28名青年站立位和端坐位1小时后之椎体动态观察,结果得出青年人在端坐位一小时后腰椎整体下降1.2cm。同时,颈椎在平躺位和站立位,也有约1cm左右的伸缩。从而证明脊柱运动是八个活动度,即纵轴伸缩,矢状面的屈伸、冠状面的侧屈、横轴面的旋转。从质料研究解释了关系,说明了脊柱圆运动的形态结构也是按一元生二极,二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而复始的圆规律的。据此,我们在临床上调整椎曲根据其相互关系而上病治下:调骨盆(骶曲)以调腰曲,调腰曲以调胸曲,调胸曲以调颈曲;因此,颈椎椎曲紊乱、侧弯、反弓也就迎刃而解。我们通过2000例临床验证,提出颈椎病的治愈以恢复颈曲为主要客观指标。腰椎椎曲侧弯,传统的骨盆牵引或旋转、斜扳,主要是调动腰背的竖脊肌,忽略了椎体前缘的腰大肌作用力,忽略了脊柱运动力学的四维结构,所以未能解决。我们采取四维牵引法,充分调动腰大肌和竖脊肌对脊柱的轴心作用力,从269例腰椎侧弯病例中,取得94%的椎曲侧弯恢复率,合理解决了手术疗法和既往的牵引手法未能解决的脊柱力学平衡问题。
, 百拇医药
二、用系统思维研究脊柱机能解剖学,提出椎曲论
中医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形态生理病理,是朴素的系统论的同构类比法。天、地、人同参,“与时相应”,通过自然界认识人体,通过人体的外表认识内在结构,通过人体的机能、病态认识内部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功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体生命观。这种系统思维的生命观,是立足于天人相应的生化观和机能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是朴素的机能解剖观。
无论是从达尔文进化论或用系统论的同构类比法,人类的脊柱与四足脊椎动物的脊柱有共同之处,也即人类从胚胎到新生儿至站立行走之前,脊柱的大体形态结构与四足脊椎动物同是颈椎、胸椎和腰椎、骶椎在一个弯曲上。人类在站立行走后的发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腰曲和颈曲。脊柱在形成颈曲和腰曲同时,脊椎骨为顺应地心吸力的纵轴应力,逐渐形成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椎体的骨骺软骨环也由于椎曲形成,行走跳跃的振荡效应力,而逐渐出现前宽后窄。骨骺软骨环是椎间盘纤维环附着点,所以,围绕髓核的纤维环在椎曲部位也是前厚后薄。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髓核是脊索细胞分裂,自胚胎第三周体节形成后,逐渐随椎骨之间形成椎间隙出现,髓核即稳定发育于椎间隙中间位置。这个位置稳定到出生后至1周岁站立之前。当人体站立行走,颈、腰椎曲的出现,髓核在脊椎椎间隙的位置随椎曲应力发生位移,即逐渐移至椎间隙的前缘。髓核随椎曲位移后,在椎间隙内形成空间。此空间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髓核在1周岁后至青春期,在椎间隙内形成液状载体的运动——随颈腰的后伸、前屈和左右侧屈而前后左右滑动。从而,从动态说明了椎间盘髓核为何多发生于颈曲段和腰曲段的内动力生理病理基础。
椎曲的形成是在1岁到25岁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因此,椎曲决定了椎管的大小、神经根孔的大小、方位以及颈椎椎动脉的走向。椎曲一旦发生变异,椎体及关节突关节必然产生位移。如此带动椎间盘纤维环的扭曲或撕裂,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椎动脉受损,严重的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观察椎曲已成为临床诊断的客观指标。在治疗上,如果能调整椎曲恢复,症状体征随之消失,而且,复发率也低。颈腰椎曲既是生理的表现,也是病理的基础,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目标的。惟椎曲论,明确了中国整脊学的治疗原则是以调曲为主。椎曲论的发现和应用,使整脊临床产生质的变化,一改既往对颈腰痛作对症治疗的现象,进而为审因论治,整体提高了整脊临床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三、用整体思维研究整脊法机理,提出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整体观与系统思维都是有机论思维方法,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方法。人体是统一整体,“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此思维指导下,中医传统的整脊技术,利用脊柱整体的“体相”,而不局限于以局部的组织形态解剖为基础。综观传统的整脊手法,除一般推拿按摩之外,其余牵引、旋转、侧扳、悬吊、过伸、屈曲,均是通过观察“体相”,利用头颅、胸廓、骨盆作为力的启动点施法的。也就是从整体调整局部,从外部调整内部。因此,要深入研究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也必须遵循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按照“有诸中,然后形诸外”的思维。人体椭圆形的脊柱,躯体也是椭圆形,用体相概念将头颅、胸廓、骨盆喻为三个“圆筒”,传统整脊法牵、旋、扳均通过此三大圆筒作用于脊柱的小圆筒。在大圆筒带动小圆筒过程中,必有一关节起传导力作用。为此,利用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论证了颅椎枢纽关节、颈胸枢纽关节、胸腰枢纽关节和腰骶枢纽关节对相邻椎体的调控作用。从而运用此圆筒枢纽学说阐明了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整脊手法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http://www.100md.com
传统整脊还有上病下治、内病外治、背病治腹的方法。根据脊柱四个弯曲力作用线的方向,按照牛顿第三定律,脊柱的轮廓可按几何图形绘成平行四边形。而附着于脊柱轮廓的肌肉走向以及上小下大的胸廓,组成的四维力学组织,支持此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律。临床上腰曲加大,颈曲也随之加大;腰曲变直,颈曲也反弓;腰骶角紊乱,寰枢关节也错缝;以及腹肌、腹内压对腰椎的稳定性作用等等,脊柱运动力学的客观规律,也是按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则调整的。脊柱轮廓四维结构对脊柱的稳定的重要性,也是脊柱伤病的病理依据。临床客观也是如此,脊柱不稳定产生病变,起因多为附着脊柱之肌肉韧带损伤。因此,对整脊提出“理筋”、“练功”为治疗原则。作为与调曲原则相辅相成的治疗大法。更主要的是,这一理论为上病下治、背痛治腹提供了数学依据。
四、科学互补方法论的整脊学
实践证明,从关系中去发现实在的有机论思维模式,并非过时。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体生命观,是东方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尤其重要的是,在这种生命观指导下2000多年的医疗实践,是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如何做到古为今用,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传统医学的思维,科学地运用形式逻辑思维及可控实验方法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理论知识。这种运用方法,不是用现代医学知识去解释和验证传统医学,而是按照传统医学揭示的“关系”,找出现代医学已研究出的“实在”;用“现象”找到“质料”。从而,科学地阐释传统医学的诊疗技术,使之上升到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平台。, http://www.100md.com(韦以宗)
一、用有机论思维研究脊柱运动力学,提出脊柱四维弯曲体的圆运动规律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所谓有机宇宙哲学,集中反映在《周易》的“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整体观。西方的形式逻辑思维是倾向于从质料中发现实在,而中国传统有机论思维强调从关系中发现实在。
, http://www.100md.com
自1982年Dubousset提出脊柱的三维畸形概念,设计纠正脊柱侧凸矫正器。后来的学者研究脊柱力学运用物理学的三维空间理论,试图阐释脊柱的运动力学,而这一理论,已有学者指出是机械工程学概念。1999年Praybylski、Welch和Jacobs等,认为是“忽略了产生运动的力”,“脊柱轮廓还有影响其稳定的边缘性区域”。实际上,脊柱侧弯的三维矫形器是静态的、机械的;对运动不大,相对处静态的胸椎侧凸,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而脊柱运动中的弯曲,例如颈腰椎的侧弯,则丧失其矫正效力。
中国传统有机论思维的宇宙运动观,也即《周易》宇宙运动观,认为宇宙运动基本规律是“圆”的规律。《周易》圆理论精辟地概括了这一运动规律。四象、八卦、太极图都是圆运动的高度浓缩。
《黄帝内经》是受《周易》的理论指导的。它对人体的认识,无论是四时、四气、营卫气血、升降浮沉、经络流注。都是周而复始的圆运动。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进一步阐发“四象”在人体运动中表现为动静、升降,特别提出“以动静言之,则阳主乎动,阴主乎静”;“以升降言之,则阳主乎升,阴主乎降;升者阳之生,降者阴之死”。
, 百拇医药
公元4世纪,中国三国时代的医家吕广在注解《难经·二难》时,将脊椎24节标以八卦分布。
吕广的脊柱八卦,代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脊柱运动观。为了论证脊柱圆运动的规律,笔者按吕广的启示,尝试从“关系中找到实在”。功能与形态是统一的,那么,要论证脊柱圆运动的规律——即脊柱的功能,在形态结构必须有“实在”的资质。
我们且不讨论时空的四维空间,用中文“维系”含义的四维(四象)观察脊柱形态结构,则四维结构比比皆是。例如:我们从脊柱侧面观: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是围绕中轴线的四维组合;从冠状面则有颅椎枢纽、颈胸枢纽、胸腰枢纽和腰骶枢纽的四个枢纽关节,围绕轴心线相互调节。在运动力学的动力来看,颈椎前缘左右各一组的前中后斜角肌,起于横突(左右)前缘,止于两侧一二肋骨面;后面左右各一组的肩胛提肌和斜方肌起于横突后缘而止于肩胛骨及肩峰。在腰椎,前面左右各一的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及所有腰椎横突前缘,止于股骨小转子;背后是竖脊肌,起于胸腰椎的所有横突后缘,止于髂嵴。这前后左右各一,四组肌肉的运动力,维系着轴心产生伸缩、前屈、后仰、左右侧弯和轴向旋转八大活动度。
, http://www.100md.com
脊柱的运动“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阴生”。从椎曲而言,骶曲加大,腰曲必缩小,而胸曲加大,颈曲变小;从冠状面而言,骶椎向右倾斜,腰椎必向左侧弯,至胸腰枢纽至胸椎必向右侧弯,至颈胸枢纽以上颈椎必向左侧倾斜,如此围绕轴心的圆平衡。
脊柱骨性运动的方向力,源自附着于脊椎的四维肌肉结构的动力。
为了证实脊柱的升降运动,笔者通过对28名青年站立位和端坐位1小时后之椎体动态观察,结果得出青年人在端坐位一小时后腰椎整体下降1.2cm。同时,颈椎在平躺位和站立位,也有约1cm左右的伸缩。从而证明脊柱运动是八个活动度,即纵轴伸缩,矢状面的屈伸、冠状面的侧屈、横轴面的旋转。从质料研究解释了关系,说明了脊柱圆运动的形态结构也是按一元生二极,二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而复始的圆规律的。据此,我们在临床上调整椎曲根据其相互关系而上病治下:调骨盆(骶曲)以调腰曲,调腰曲以调胸曲,调胸曲以调颈曲;因此,颈椎椎曲紊乱、侧弯、反弓也就迎刃而解。我们通过2000例临床验证,提出颈椎病的治愈以恢复颈曲为主要客观指标。腰椎椎曲侧弯,传统的骨盆牵引或旋转、斜扳,主要是调动腰背的竖脊肌,忽略了椎体前缘的腰大肌作用力,忽略了脊柱运动力学的四维结构,所以未能解决。我们采取四维牵引法,充分调动腰大肌和竖脊肌对脊柱的轴心作用力,从269例腰椎侧弯病例中,取得94%的椎曲侧弯恢复率,合理解决了手术疗法和既往的牵引手法未能解决的脊柱力学平衡问题。
, 百拇医药
二、用系统思维研究脊柱机能解剖学,提出椎曲论
中医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形态生理病理,是朴素的系统论的同构类比法。天、地、人同参,“与时相应”,通过自然界认识人体,通过人体的外表认识内在结构,通过人体的机能、病态认识内部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功能,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体生命观。这种系统思维的生命观,是立足于天人相应的生化观和机能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是朴素的机能解剖观。
无论是从达尔文进化论或用系统论的同构类比法,人类的脊柱与四足脊椎动物的脊柱有共同之处,也即人类从胚胎到新生儿至站立行走之前,脊柱的大体形态结构与四足脊椎动物同是颈椎、胸椎和腰椎、骶椎在一个弯曲上。人类在站立行走后的发育过程中才逐渐形成腰曲和颈曲。脊柱在形成颈曲和腰曲同时,脊椎骨为顺应地心吸力的纵轴应力,逐渐形成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椎体的骨骺软骨环也由于椎曲形成,行走跳跃的振荡效应力,而逐渐出现前宽后窄。骨骺软骨环是椎间盘纤维环附着点,所以,围绕髓核的纤维环在椎曲部位也是前厚后薄。
, http://www.100md.com
另一方面,髓核是脊索细胞分裂,自胚胎第三周体节形成后,逐渐随椎骨之间形成椎间隙出现,髓核即稳定发育于椎间隙中间位置。这个位置稳定到出生后至1周岁站立之前。当人体站立行走,颈、腰椎曲的出现,髓核在脊椎椎间隙的位置随椎曲应力发生位移,即逐渐移至椎间隙的前缘。髓核随椎曲位移后,在椎间隙内形成空间。此空间吸收大量的水分。因此,髓核在1周岁后至青春期,在椎间隙内形成液状载体的运动——随颈腰的后伸、前屈和左右侧屈而前后左右滑动。从而,从动态说明了椎间盘髓核为何多发生于颈曲段和腰曲段的内动力生理病理基础。
椎曲的形成是在1岁到25岁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因此,椎曲决定了椎管的大小、神经根孔的大小、方位以及颈椎椎动脉的走向。椎曲一旦发生变异,椎体及关节突关节必然产生位移。如此带动椎间盘纤维环的扭曲或撕裂,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椎动脉受损,严重的椎管狭窄压迫脊髓。观察椎曲已成为临床诊断的客观指标。在治疗上,如果能调整椎曲恢复,症状体征随之消失,而且,复发率也低。颈腰椎曲既是生理的表现,也是病理的基础,诊断的依据和治疗目标的。惟椎曲论,明确了中国整脊学的治疗原则是以调曲为主。椎曲论的发现和应用,使整脊临床产生质的变化,一改既往对颈腰痛作对症治疗的现象,进而为审因论治,整体提高了整脊临床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三、用整体思维研究整脊法机理,提出圆筒枢纽学说和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整体观与系统思维都是有机论思维方法,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方法。人体是统一整体,“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此思维指导下,中医传统的整脊技术,利用脊柱整体的“体相”,而不局限于以局部的组织形态解剖为基础。综观传统的整脊手法,除一般推拿按摩之外,其余牵引、旋转、侧扳、悬吊、过伸、屈曲,均是通过观察“体相”,利用头颅、胸廓、骨盆作为力的启动点施法的。也就是从整体调整局部,从外部调整内部。因此,要深入研究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也必须遵循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按照“有诸中,然后形诸外”的思维。人体椭圆形的脊柱,躯体也是椭圆形,用体相概念将头颅、胸廓、骨盆喻为三个“圆筒”,传统整脊法牵、旋、扳均通过此三大圆筒作用于脊柱的小圆筒。在大圆筒带动小圆筒过程中,必有一关节起传导力作用。为此,利用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论证了颅椎枢纽关节、颈胸枢纽关节、胸腰枢纽关节和腰骶枢纽关节对相邻椎体的调控作用。从而运用此圆筒枢纽学说阐明了整脊手法的科学原理,为整脊手法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http://www.100md.com
传统整脊还有上病下治、内病外治、背病治腹的方法。根据脊柱四个弯曲力作用线的方向,按照牛顿第三定律,脊柱的轮廓可按几何图形绘成平行四边形。而附着于脊柱轮廓的肌肉走向以及上小下大的胸廓,组成的四维力学组织,支持此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律。临床上腰曲加大,颈曲也随之加大;腰曲变直,颈曲也反弓;腰骶角紊乱,寰枢关节也错缝;以及腹肌、腹内压对腰椎的稳定性作用等等,脊柱运动力学的客观规律,也是按平行四边形的数学规则调整的。脊柱轮廓四维结构对脊柱的稳定的重要性,也是脊柱伤病的病理依据。临床客观也是如此,脊柱不稳定产生病变,起因多为附着脊柱之肌肉韧带损伤。因此,对整脊提出“理筋”、“练功”为治疗原则。作为与调曲原则相辅相成的治疗大法。更主要的是,这一理论为上病下治、背痛治腹提供了数学依据。
四、科学互补方法论的整脊学
实践证明,从关系中去发现实在的有机论思维模式,并非过时。中国传统医学的人体生命观,是东方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尤其重要的是,在这种生命观指导下2000多年的医疗实践,是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临床经验。如何做到古为今用,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传统医学的思维,科学地运用形式逻辑思维及可控实验方法发展起来的现代医学理论知识。这种运用方法,不是用现代医学知识去解释和验证传统医学,而是按照传统医学揭示的“关系”,找出现代医学已研究出的“实在”;用“现象”找到“质料”。从而,科学地阐释传统医学的诊疗技术,使之上升到一个现代化、科学化的平台。, http://www.100md.com(韦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