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信息 > 正文
编号:10783791
养生智慧.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80页
第46页

    参见附件(358kb)。

    总序 历史出智慧

    一未来是智能竞争的社会

    智慧是最有勉力而又古老的人生追求,这是人类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切从先天获得、后天培养的悟性、技能和才思都可

    归结为智慧之果。人类正是恃有这种智慧和对智慧的不懈追求,才成为大千

    世界的万物之灵。

    当人们在冥冥之中膜拜上帝、真主和释迦牟尼时,智慧就作为信仰,溶

    进了宗教意识。穆斯林祈求真主的祷词是:“赐我智慧”、“增我知识”;

    佛教供奉的“佛”,译成汉语,就是觉者,即智慧者,佛法无边又称“智慧

    海”;基督教的《圣经》赞美“智慧是理智尽善尽美的形态”,“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泉源”。虽然他们追求的是超脱的智慧,天惠的知识,具有理性

    和神性的双重色彩,然而无可置疑的是,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当社会文明

    还处在早期发展时,人们就把智慧视为生命的一体,须臾不可分离。

    出世者是如此,搏击生活潮头的先哲、学者和思想家们,对智慧的追求

    更是气概飞杨。古希腊的一代哲人明确宣告:“我们是爱智者!”以求知和

    爱智构筑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使后世受惠无穷。中国尤多智慧的大家,孔

    子的一部《论语》享誉古今中外,“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中国垂之久远

    的古训。享名近代的《人权宣言》,摘引《论语》的吉光片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至今仍在法国宪法中熠熠生辉。日本的企业之父涩泽荣一,自称

    根据《论语》之宗旨,使企业经营获得了成功。美国总统里根1982 年在旧金

    山纪念孔子诞辰的纪念会上演说:“孔子的学说世代相传,揭示全世界人类

    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原则。”一部2000 多年前的旧典,何以倾倒千秋万代?正

    是因为它历经大浪淘沙,荡涤历史的尘埃,积淀下来的是有关人类生存、发

    展、处世、为人的智慧,这是经过岁月磨砺,放之四海皆有启迪的人生哲理,所以它能超越时代和国界,为不同肤色的人们享用不竭。

    古人对智慧这种超凡入圣的力量,早有精邃的见解。荀子指出:“知有

    所合谓之智”(《正名》),用现代意义来阐释就是说,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智慧和知识相依相生,智者,知也,这是中外先

    辈的共识。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

    著名论断;殊不知中国的王充早在1000 多年前的《论衡》一书中就提出“知

    为力”的卓见。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祖先尤其重视群体智慧的力量。淮南子

    说:“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主术训》)斐松之说:“智周则万理

    自宾。”(《上(三国志注)表》)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只要富集众人之智就能所向披

    靡,无所不成,这是对智慧何等热情的讴歌!

    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文化知识被少数人垄断,对智慧的认识还局限在

    文化人的范围,到大众传媒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已经

    走出精英阶层,成为人民大众的共识,智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估价,最能体

    现这种认识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本是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把人

    的智力活动作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第一动力,标示着人们从祈求救

    世主的恩赐,转向对人类自身的崇拜,这是人类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进而完善自己的一大飞跃。与此相媲美的,是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竞争的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提出“人才

    资本论“,因为资金的运转,资源的开发,都离不开人的运作。在生产发展

    过程中,体力和智力劳动的结合,人的才能越来越起着主导作用,资金和资

    源犹有尽时,人的才能却生生不息,用之不竭,所以人才是比货币资本、自

    然资源更为宝贵的财富。人才是以智力和技能加以评判的,技能又是智力成

    就的表现。人才资本实际上是智力资本,人才竞争又是智能竞争。

    智能寄寓人的脑力活动。人脑是智能的载体、世界的表达、物质运动的

    最高形式。在当今人类面临一系列科学问题的挑战中,最吸引人心的就是脑

    科学的研究,只有在这个领域才能实现生命科学与物理科学的高度统一,所

    以自然科学将以脑科学的智能研究成为巅峰之作。在现代人文科学中,一切

    与增长智能有关的学科,如思维科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都成为前

    沿学科,不断以最新成果造就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智慧潜力,这是未

    来社会智能竞争的最大特色。

    二智慧大成之学

    中国人的智慧超群是举世公认的。

    且不说儒家文化主导东半球古代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华人智慧辐射的

    过程,即以西方来客而言,13 世纪的马可·波罗、16 世纪的利玛窦,一踏上

    中华大地,就醉心中国文明,非常虔诚地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18 世纪西

    方最负盛名的启蒙思想家高度赞叹中国文化的成就。伏尔泰称赞中国人“在

    所有的人中是最有理性的人”。菜布尼茨说:“如果由哲人担任裁判的话,那么一定会把金苹果奖给中国人。”19 世纪入侵中国的英法联军统帅瓦德西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

    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的四分之一”。20 世纪汉学大师李约瑟

    以毕生精力研究中国文化,撰写鸿篇巨著《中国科技与文明》,声称:“全

    世界都认识到他们身受到来自中国的恩惠。”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拥有第一流

    的科学技术专家13 万人,其中华人就有3 万;在著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中,1/3 的高级工程师是华人;全世界12 大银行家,华人即有5 位;全球船舶吨

    位总数的大半为海外华人所有。所以,毋用列举古代中国的发明创造有多少

    世界之最,即以这些弛名国际的思想家、学界泰斗、传教士和纠纠武夫,以

    及现代人才调查的统计,无一不说明,中国人的聪明为世人交口称赞,已成

    为不争的事实。

    历数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国家,埃及、巴比伦、印度、玛雅,都以极其灿

    烂的文化今后人叹为观止,然而他们古老的文化传统又无一例外地在历史发

    展的长河中转移、中断、殒落、消失,留下千古不解之谜。唯有中华文化历

    经战乱颠沛,历朝兴亡,绵延不绝,处处有史可考证,非有高智能的民族,不足以创造这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这样聪慧的人民和

    历历可考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举世无双的智慧宝藏,所以中国不仅是人口大

    国,也是智慧蕴藏最富有的大国。

    史学是智慧储集的宝库。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传承者。有了

    人才开始有历史,自然界虽也有历史,但这是由人来认识的,没有人,那只

    是一个无知无识的存在。人,不仅发现自然史,更是社会史的主体。历史典籍中的笔录、叙事、记言、述理,归根到底是记人,不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聪明灵秀的文士,鬼斧神工的巧匠还是狡诈猥琐的奸邪,都是作为社会性的

    人在历史舞台上活动,留下他们的斑斑足迹。可以说,人类在生产斗争、阶

    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积累的全部行程和经验都是历史知识。不问哪门学问,只要它在一定的时间中演进,就要留下它的发展轨迹从而进入历史的视野,所以史学荟萃了人类一切智慧的言行和功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

    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美国历史学家乔治·伊格斯在 《西

    方史学的历史演变》中说:“与人类有关的一切科学——语言学、经济学、法学、文学与神学——都是历史的科学。总之,既然历史是以过去这个广漠

    无限的领域为对象的,它就存在于一切人文科学中,因此,它就是一个综合

    者,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这样一个包罗万象,总括万殊,具有高度综合

    性的基础性的学科,毫无疑义,是培育新知最肥美的沃土。

    中国史学在传统文化中,是一门最辉煌的学问,天文地理、文治武功、士农工商、文采风流、生产经济、物性事理、风俗民情、修养节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8KB,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