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a3 > 正文
编号:10783777
处世智慧.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116页
第25页

    参见附件(375kb)。

    序 说

    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是在对人生茫然无知的时候,就匆匆踏上

    人生的旅途。等到对人生有所感悟时,人生的某一阶段已经过去,从中获得

    的人生经验只能供今后参考,走过的路不可能再走一遍了。至于对人生全面

    透彻的了解,需要有人生的全部阅历,只能走完人生的全程后才能做到;但

    那时生命之光已经熄灭,对人生的比较全面的经验只能供后人参考,自己不

    可能重新开始人生的旅程了。

    但人生是宝贵的。宋高濂说:“天地有万古,此身难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 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 《座

    右编》)要想把握住匆匆而过的人生岁月,处理好人生的各种问题,我们不

    能不利用前人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人类个体的生命诚然有限,人类绵延不绝的群体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

    我们善于利用人类群体的人生经验, 就可以减少人生旅途中的失误, 避免 “虚

    生之忧”,创造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鲁迅曾感叹:“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

    特别难。”不过,古国、历史长也有好处,留给我们的人生经验也特别多。

    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重视处理人际关系的礼

    义道德。早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出了系统深刻的人生哲学,教导

    人们如何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

    先秦诸子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思想。儒学创始者孔子提出以“仁”为

    核心的人生处世哲学。所谓“仁”,就是“爱人”(见《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仁出发,孔子

    又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忠恕”之道。孔

    子把“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

    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礼”与“仁”相辅相成。每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做人的标准,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都要合乎“礼”的要求。孔子

    既主张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提倡宽厚爱人,维护人的独立人格和意

    志。这是他思想中的内在矛盾。

    面对不同的人生环境,孔子提出这样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设计:“笃信好

    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邦

    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孔子的人生价值观是以道义为基本取向,而不偏重物质功利。他说: “富

    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饭疏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

    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中。近人朱自清称这本书“不但显示一个伟

    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学问、作人的节目。”(《经典常谈》)《论语》也可视为一部人生格言录。书中许多睿智的话,如“温故而

    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等,至今仍然活在人们的口头语言和书

    面语言中。

    在相传为曾子所作的《大学》中,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人生处世哲学。

    《大学》开宗明义他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

    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

    意者,先致其知;致和在格物。”

    以修身为基础,达到圣贤的至善境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至善境界。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就要“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间断地日新其德,努力做一个新人,这就是《大学》倡导的做人的目标和修养方法。

    战国时代的孟子把孔子的忠恕之道政治化,提出“仁政”思想,要求统

    治者关心人民疾苦,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他提出的“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界,可

    以说是振聋发聩的空谷足音。

    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认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

    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这是四种善端,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德性。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产生人类恶的行为。因此要修养身

    性,发扬本心的善性,同时要“求其放心”,找回丧失的良心。

    孟子提出儒家的理想人格,即扩充美好的心灵,培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

    气,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的大丈夫。这种理想人格成为无数中国人的人生价值标准,成为中华民族精

    神的象征。许多志士仁人正是在这种人格精神的鼓舞下,成就了惊天地、泣

    鬼神的伟业。

    孟子也以仁义为做人的最高标准。他认为仁义不仅是君子和小人的分

    界,也是人与禽兽的分界。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说的“舍身取

    义”和孔子说的“杀身成仁”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在人生设计方面,孟子的思想也是和孔子一脉相承的。他主张“穷不失

    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许多中国人按照这种人生设计实现

    修己、济世的人生理想。

    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政治上吸收法家的思想,提出“隆礼

    重法”、“爱民用贤”的政治主张;在人生哲学方面,与孟子针锋相对地提

    出“性恶论”,强调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才能获得高度的智慧,达到圣人的

    精神境界。

    荀子倡导的人格修养以礼义、忠信、仁爱为主。他说:“体恭敬而心忠

    信,术礼义而情爱人……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情,劳勌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这仍然不失儒家仁厚平和的谦谦君子之风;

    但“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则表现了荀子重法的思想特色。

    荀子推崇的理想人格是:“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

    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

    之臣、国君之宝也。”(《荀子·儒效》)这样的人即使是隐居在穷闾漏屋,也没有人不尊敬他的。这和孔孟提倡的理想人格是一致的。

    三

    和儒家思想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的是老子创造的道家思想。老子用对

    立发展的眼光审视世界,看到一切事物都包含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正反两

    个方面,正反两个方面的运动促使事物的转化。唯有永恒存在、无影无形、作用无穷的“道”,才是宇宙万物生成衍化的总根源。“道”流贯于宇宙、社会、人生。 “道”是无为的,只是自然地运行。社会、人生也应该遵循“道”

    的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因此,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弃圣绝智“,清静无为,回到远古的社会中去。在

    为人处世的问题上,他也主张贵柔守雌,虚静无为。老子说: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

    老子认为:持功自满,还不如没有功德好;显露锋芒,难保久常;金玉

    满堂,难以藏守,富贵而骄,自取祸咎;只有功成身退,才合乎自然的道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75KB,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