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4444
柚缘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4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0.24
     “西风已走洞庭波,麻豆庄中柚子多。往岁文宗若东渡,内园应不数平和。”这是清代曾任福建巡抚的王凯泰写的咏台湾特产“麻豆文旦柚”的诗。“麻豆”即今台湾台南县安定乡麻庄,诗中“文宗”指的是清代咸丰皇帝。“平和”指盛产文旦柚的福建省平和县。清代咸丰皇帝嗜爱平和县文旦柚,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柚子。

    闽南有文旦柚,台湾有麻豆柚。两柚一条根,两岸情缘深。相传,“文旦”是闽南一位姓文的女伶的艺名。是她把优种柚从古代岭南引种到闽南。因这种柚子"其色白味清香,风韵耐人",故人们以女伶的艺名命名了它。文旦柚粒大、皮薄、肉白、汁多,酸甜适口。文旦柚因历代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成为闽南著名水果。

    当年,文旦柚从闽南引种台湾岛还有一段小故事。清代雍正初年,台南郑杨庄庄民黄灌从闽南引进文旦柚,最初仅作为田园点缀。道光三十年,麻豆街居民郭药,用两斗米换了6棵柚苗,携回麻豆庄郭氏祖厝庭园栽种。若干年后,开花结果,令人油然生爱,剥皮食之,美不胜收,于是乡邻族亲纷纷引种增植,几乎家家栽种。数十年后,麻豆文旦柚竟香飘清廷。日寇侵台后,特定将文旦柚全部送往日本进贡天皇。台湾文献记载,花莲的“鹤岗文旦柚”也是清朝康熙年间的1701年从闽南的长泰传过去的。所以说,海峡两岸柚子同一宗,台湾文旦柚的“祖居地”就在对岸的闽南。
, 百拇医药
    闽台文旦柚,历来在东南亚各国侨胞中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人们不但把它视为保健果品,而且把它当成思乡念祖的地方风物。每年入秋以后,正是柚子大量上市之时,漫步闽台街市,随处可见一粒粒比足球略小的柚子被码成一堆堆小山似的,芳香四溢。每年中秋节,在闽南、台湾,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来柚子和月饼,摆放一起供奉月亮。民间加工的“柚皮糖”更是风味独特,吃起来酥脆香甜,十分爽口。台湾、闽南民间还习惯泡饮一种独特的“柚茶”。它是上年秋季,选用当地特产的柚子在顶端剖开个盖,然后挤压进乌龙茶,再缝制好挂在屋檐下任其自然风干,等到隔年再取出泡饮。

    闽南、台湾民间的“柚子宴”更是风靡海内外。在柚子产地,糠昵锒窘冢?br>旅外游子回故里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时,柚乡的亲友有的会举办这柚子宴,庆贺游子归来,合家团圆,故亦取谐音谓之“游子宴”。柚子宴独特奇趣,宴席上点的是“柚灯”,摆的是“柚碗”,喝的是“柚茶”,吃的是柚肉,尝的是“柚皮糖”等蜜饯。柚灯就地取材而制,独特奇巧,令人耳目一新。制作方法说难不难,先是从柚子的顶端用小刀割出个小圆盖,然后挖出果肉,装上灯油并在蒂部挖一小孔,装上芯即可点燃。柚灯点燃后偶尔会燃及柚皮,发出噼噼啪啪声响和一股浓郁殊香,给宴席增添无穷乐趣,这也意味着亲友将在异域他邦发迹,声誉留芳。柚子宴上通常还摆有柚皮糕、柚皮饼、柚皮条等食品,这些是用柚皮刮掉表皮后留下内皮层,配上蜂蜜、砂糖、糯米粉等配料精制的。

    柚子味美,游子心诚,柚乡的人情更纯朴可亲。有的人家把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昵称“文旦柚”,既文雅幽默,又不乏乡土气息,而且是对“文旦柚”最好的赞誉。有的谜家还制作了不少形象有趣的柚子谜,如:“黄皮做面子,白布当里子,包着好梳子,掀布接游子。”尝柚、赏柚、玩柚,人们可在这柚子当中体味到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千变万化,给精神、物质带来双重享受。

    文/展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