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786813
科研信息(2005.10.28)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30期
     平肝潜阳针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第7期报道了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邢孝民、黄志华等用平肝潜阳针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影响的探讨。

    诊断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1998年的高血压分类和分期标准。针灸治疗组32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37~65岁,平均55岁;高血压分期:Ⅰ期8例,Ⅱ期19例,Ⅲ期5例。对照组: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9~68岁,平均54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患者符合WHO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Ⅰ、Ⅱ、Ⅲ期诊断标准。中医辨证符合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心烦少寐、喜静恶躁、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加重、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 百拇医药
    方法:两组均采用平肝潜阳针法,取双侧风池、太冲、涌泉、太溪。风池穴进针30~40 mm,手法采用捻转泻法;太冲透涌泉,手法采用捻转提插泻法;太溪进针10~15mm,手法采用捻转补法。以上诸穴均在得气的基础上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分钟,1次/天,15天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治疗15 天后,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压均有明显改善,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状态积分、总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81±0.50,0.97±0.49)分,(1.11±0.50,0.70±0.45)分,(3.81±1.00,2.53±0.97)分,血压变化显效9例(28%),有效18例(56%),无效5例(16%),总有效率为84%(P<0.05),健康志愿者各项变化不明显(P >0.05)。

    邢孝民、黄志华等指出:原发性高血压当属中医的“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中肝阳上亢最为常见,故本实验以此为研究对象。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与阳维脉会于此,具有调理诸阳、泻肝胆而清头目的功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输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井穴,太冲透涌泉,用泻法,共奏平肝降逆之功;而太溪是足少阴肾经原穴、输穴,补之可滋阴以潜阳。故四穴配伍可止眩晕而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 百拇医药
    藏药桑当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

    据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的邢晓波医师等为了探讨藏药桑当抗痛风的药效学作用,为临床上寻找安全、有效、具有藏医药特色的痛风药品提供依据,特进行了有关实验研究。《四川中医》2005年第23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报道。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采用尿酸钠结晶植入法观察藏药桑当的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采用腹腔注射尿酸酶抑制剂和次黄嘌呤法观察藏药桑当对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桑当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据此得出结论:桑当具有良好的抗痛风作用。

    痛风属代谢性疾病,难以根治,其反复发作可产生痛风石(尿酸盐)沉积,导致关节畸形和肾结石,产生较高的危害性。目前对痛风有效的西药若长期服用,极易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藏药桑当为藏区用治痛风的常用药。在藏药本草中提到本品有“干黄水”之功,主要用于关节黄水增盛引起的关节红肿疼痛,现代的藏药文献中亦明确提出本品能治痛风。以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藏药桑当醇提高剂量组及水提中低剂量组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藏药桑当的水提液及醇提液对两种造模方法所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水提低剂量组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