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编号:11243959
润肺止咳话柿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31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44期(总第1029期 2005.10.31)
     谚语曰:“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柿在霜降至立冬间采摘,经脱涩红熟后食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生柿置器中自红者,谓之烘柿;日干者,谓之白柿;火干者,谓之乌柿;水浸藏者,谓之西林柿。”“烘柿,非谓火烘也,即青绿之柿,收置器中,自然红熟如烘成,涩味尽去,其甘如蜜。”柿性味甘、涩、寒,有润肺宁嗽,生津止渴,涩肠,降压作用。

    但在服食柿子时,特别要注意禁忌症。

    (1)空腹不能食用。柿子中多量的单宁酸会使肠壁收敛,导致腹胀、厌食。柿子还含较多的柿胶酚、胶质与单宁酸,在遇到胃酸后会形成不溶性沉淀,容易结成块状,形成胃结石。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使结石更易形成。而且吃柿子一次不宜吃太多。

    (2)不宜与红薯同食。红薯的淀粉在胃内产生大量果酸,更容易促使胃内柿石的形成。柿子也不宜与酒同吃,容易引起醉酒及胃石。

    (3)服用铁剂时不宜吃柿子。柿中鞣酸与铁结合成沉淀,可引起胃肠不适,甚至绞痛,同时影响铁剂吸收。

    (4)食螃蟹或其他海味时不宜吃柿子。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http://www.100md.com(窦国祥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