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44032
心脏病爱缠坏脾气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31日 《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44期(总第1029期 2005.10.31)
     胸闷、胸痛,感觉心脏紧缩,心口好像被压了铅块般地难受,背部有放射性疼痛--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尤其是当自己的直系亲属有类似疾病的时候。但是近年来医生却发现许多病人在接受了相关检查后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

    其实,他们都得了一种貌似心脏病的″心脏神经功能失调″症,又称躯体化障碍。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并不是真正的心脏病。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心脏内科门诊,有2/3的病人只有感觉而没有器质性的疾病。他们觉得自己有心脏病,但其实没有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

    患者为什么会有类似心脏病的感觉呢?这是因为当人处在极度紧张、焦虑或疲劳状态时,植物神经系统会出现调节性反应,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蠕动加快、出汗、发抖、背部紧张、心神不宁、失眠等等。这些反应在紧张源消失后也随之消失。但是,有些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自信不足、犹豫不决,对自身过分关注的人会对自己原本正常的反应产生紧张和恐惧,反而又加剧了这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讲,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把治疗心脏病的药都停了。因为无病服药反而增加风险。不要相信感觉,要相信仪器检查的结果,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

    其次,要适度地运动。人在紧张时心脏有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就像百米冲刺后心脏会狂跳、血压升高一样,谁也不会害怕此时的异常反应。正常人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不同在于,正常人紧张就紧张,完全接受自己的正常状态;而神经官能症患者是对自己的紧张反应感到紧张。心里想着自己不应该紧张,认为紧张是很丢面子的事,因而克制自己的紧张反应,但结果却是越控制就越加剧。所以要培养业余爱好,不整天想自己的心脏。越想心脏的感觉越不好,要把注意力指向外界,多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心情开朗、豁达。, 百拇医药(徐旭东 丹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