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5年第7期
编号:10792747
860例心室晚电位临床观察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7期
电位,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心室晚电位(VLP)又称迟电位,是指QRS波终末部至ST段起始约40 ms中记录到的一种高频低振幅的碎裂电位,它是由传导延缓的病变心肌产生的。1961年Durrer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心室晚电位,40多年来,由于检验技术的进展以及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使人们对VLP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本文对1997年12月~2004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860例患者的心室晚电位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以探讨VLP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60例患者中男性618例,女性242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54岁。心血管病组287例(冠心病181例,肺原性心脏病44例,心肌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15例,高血压病Ⅱ期28例),其中伴室性心律失常152例。非心血管病组493例。心肌梗死组80例,其中伴心律失常38例。

    1.2方法采用加拿大威克司公司生产的WLP3800型心室晚电位检测仪。应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将6个电极置于胸部表面组成X、Y、Z 3个正交导联。在窦性节律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