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2005年第5期
编号:10793345
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http://www.100md.com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5期
中药,1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整,2降低IgE,提高IgG、IgA水平,3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活性,4降低鼻粘膜组胺含量,5减少P物质释放含量,6调节cAMP、cGMP水平及比值,7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8参与AR发病的化学介质及细胞因子,9结语与展望,参考文献: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属IgE介导的呼吸道Ⅰ型变态反应,其发生与抗原呈递细胞作用及Th细胞分化偏移有关。中医称鼻鼽,始见于《礼记·月令》,其发病内因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临床以喷嚏、鼻塞、流鼻涕、鼻粘膜充血和鼻痒为特征。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AR的发病率在全球有增长的趋势,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5%~50%[1]。我国每年约有2 000万人患病,发病率约为37.74%[2]。正如Bouquet[1]指出,AR应作为全球性健康的问题,因此有效治疗AR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AR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5类。避免接触致敏的变应原是治疗的基础,但往往很难做到,而免疫治疗疗程长,外科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仅可减轻症状及不良反应,因此近些年倾向于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虽然能有效地控制AR的症状,但根治困难,经常复发,且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中药复方制剂治疗AR日益受到重视,疗效肯定而持久,副作用低。现将近几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AR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1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整

    Th亚群(Th1、Th2)在细胞及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与感染、肿瘤及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h细胞促进B细胞产生IgE,Ts细胞抑制B细胞分泌抗体IgE。当患有AR时,两者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Ts数量减少,对B细胞抑制功能低下,IgE增高及一些相关炎性介质的分泌成为AR致病的重要环节[3]。王树鹏[4]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大鼠模型,结果发现麻黄细辛附子汤能使大鼠的鼻炎症状好转,使血中CD3升高,CD8降低,CD4/CD8的比值恢复正常而发挥疗效,扑尔敏则无此作用。谭敬书[5]用白芥子等中药敷贴治疗AR,选择兴奋Ts,抑制Th,结果Th数量明显降低(P<0.05),Ts明显提高(P<0.05),Th/Ts接近正常(P<0.05)。胡开敏等[6]用中药灵芝复方治疗AR患者,结果治疗组(32人)IL4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14人)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降低IgE,提高IgG、IgA水平

    AR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其免疫学特点是血清IgE的异常增高和局部病变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E作为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在AR发病中起决定作用,故降低IgE水平是控制AR发生的中心环节。张曼等[7]的实验证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3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