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2005年第1期
编号:10793415
专题讨论
http://www.100md.com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1期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一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的禁区逐渐被打破,新生儿心脏外科手术也在一些医疗中心逐步开展。但是仍有一些心脏畸形难以通过常规的心脏外科技术得到根治。其部分原因就在于孕期异常的血流方式造成心室或大血管显著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胎儿出生后的发育,这样的患儿如果实施一期根治手术风险很大,部分患者甚至只能等待心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在胎儿宫内发育期间实施畸形矫正,手术完成后,胎儿可以得到正常的发育。在此研究领域,有关最佳的胎儿心肌保护研究基本处于空白。Malhotra等的离体实验研究进行了常温心室纤颤与低温晶体停搏液灌注心肌保护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两者效果相似。由于在宫内实施胎儿心脏手术时,常温心室纤颤更易于开展和实施,因此可能更为可行。

    但是胎儿手术本身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无论何种心肌保护方法均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对母体和胎儿均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胎盘血运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术后胎儿的存活和发育。因此对于胎儿体外循环技术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尤其需要进行术后长期观察,以便于对该技术进行综合评估。

    (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博士研究生)

    胎儿的心肌保护对目前临床工作者来说似乎很遥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