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胆碱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碱药,1反流性食管炎,2食道裂孔疝,3胃潴留,4胃下垂,5慢性胃炎,6胃溃疡,7胃切除术后并发症,8脾曲综合征,9糖尿病性胃肠道症,10肠易激综合征,11老年人慢性胃肠道病,参考文献
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类抗胆碱药,是胃肠道疾病中常用药,其药理作用: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效应器上的毒蕈碱型胆碱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的毒蕈碱样作用,从而松弛胃肠道平滑肌,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内科胃肠道疾病应用此类药物,主要治疗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缓解痉挛疼痛。但胃肠道疾病引起疼痛的病因及机制也较复杂,同时抗胆碱药还有抑制胃肠道蠕动功能、延长胃排空时间。因此,胃肠道疾病使用抗胆碱药需辨证应用,在下列疾病中应慎用或不用。1 反流性食管炎
因酸性胃液等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食管粘膜的损伤,称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以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关闭功能不全,不能维持食管、胃连接部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所致。内科处理仅是综合性对症治疗,选用提高食管下括约肌(LES)的张力,促进胃肠道平滑肌动力作用等药物。抗胆碱药可加重病症,故尽量不用。
2 食道裂孔疝
胃的一部分经过横膈的食道裂孔突入胸腔而形成疝,称为食道裂孔疝。病因有先天性或继发于某些疾病所致。病理可分滑行裂孔疝、食管旁疝、混合裂孔疝、裂孔伴短食管,但以滑动型裂孔疝为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