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8577
周平安:中医药防治流感将发挥优势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禽流感在全世界此起彼伏,且时有人被感染,甚至死亡的报道。禽流感病毒会不会变异,会不会造成人间传播,这个热点话题牵动着全人类的心。但是,从1997年香港发生人感染禽流感至今,病毒(H5N1)并没有变异,也没有人群传染的证据。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致的禽类传染病,它和人类之间的流感是两回事,因此不必过分担心,最关心的应该是人类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中医称为时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分为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流感起病急,发热,甚至高热,可出现全身肌肉关节痛、头痛、咽痛、咳嗽,有的出现眼结膜炎。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故有“千面病毒”之称。一般3~5年发生一次小变异,引起小流行;10~15年发生一次大变异,引起大流行。因此,在世界各地,几乎每个冬天都有局部流行。近百年来,流感在世界的大流行有五次,每次大流行都会有数十万人死亡。仅1918年的大流行就有近2000万人死于流感,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于战争中的人数还多。据文献记载,菲律宾的发病率为49%,死亡率为2.3%;美国死亡率为5%,死亡于流感者超过50万人;西班牙有800万人死于流感。1918年,在中国也发生了流感大流行,但中国的死亡率约为0.1%。当时我国的西医远不发达,绝大多数病人依靠中医药治疗,而外国就很少用中药。中医药防治流感具有独特的疗效。这可能就是流感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外国的原因。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区,从1953年以来,有十余次中等程度以上的流行。就北京地区而言,最后一次发生于1998年末。
, http://www.100md.com
    今年的流感形势如何?会不会发生大流行?这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流感能否大流行,取决于三个条件。首先是病原体。流感病毒发生变异,重组或形成新亚型。变异的流感病毒,因为人们普遍没有免疫能力,因此,病毒的致病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第二是病毒在人群中的快速传播;第三是气候条件,气候持续过于温暖,突然寒流袭来,气温大幅度下降,人群极易受凉。面对这三个条件,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积极预防。

    为了预防今冬流感的发生,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出台了《北京地区预防流行性感冒中医药技术方案》,现就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生活起居预防

    1.适时添衣 要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被,注意保暖。

    2.锻炼身体 要根据自身体质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在天气异常时,可在室内活动,以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百拇医药
    3.注意饮食 饮食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原则,适量多食含蛋白质高的食品和新鲜的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黏滞、腥荤、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豆豉二白汤】淡豆豉12g(中药房有售),葱白15g,白萝卜30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苏叶汤】生姜3g,大枣3枚,苏叶3g,红糖15g。生姜切丝,大枣劈开,与苏叶(中药房有售)共装茶杯中,冲入热水200ml,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搅匀趁热饮用。

    以上两方适用于平时怕冷而易感冒的人。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一个(切片),大枣6枚(劈开),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枣汤,再煮沸即可食用。本方适用于平时易“上火”的人。

    4.加强个人及公共卫生 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漱口刷牙,清洗鼻腔,如鼻孔干燥,可用棉签蘸香油涂润鼻孔;不随地吐痰;衣被勤洗晒。在流感流行时期,不到人多的地方,在商场、公交车、电梯上要戴口罩,对公共场所,可用过氧乙酸消毒。
, http://www.100md.com
    二、心理预防

    心理状态的异常,必然会影响到人体的整体防御功能。精神越紧张、惧怕,越容易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因此,心理预防也很重要。首先要正确认识流感的特征,知道它的传染性、危害性,不必紧张,更不要惧怕。经常与亲人、朋友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发生流感,要沉着应对,及时送医院诊治,做好预防隔离工作,千万不要恐惧。

    三、中药预防

    根据中医药预防流感的特色和原则,吸取历代医家预防流感的经验,北京中医专家组给大家介绍了三个预防流感方,已下发各级医院供医师选用。流感一旦发生流行,应该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千万不可拖延时日,延误病情,造成传播。中医对流感病机有着独特的认识,并有良好的疗效。

    1.流感的病机特点
, 百拇医药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侧重于宏观,历来重视“天人合一”,外因与内因的统一,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暖气、空调进入千家万户,室内空气夏天阴凉,冬天温暖,与外界形成巨大反差。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冬季应寒反暖,使阳气外泄,“冬不藏精”,致使热邪内生;室外风寒不断,尤其在气候突变,寒流袭来之时,日平均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较大,甚至可相差10℃以上。此时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往往不能与之相适应,因而容易突然受凉,寒邪束表,形成内热外寒之证。况且,冬春季节,北方气候干燥,突然降温,鼻腔的局部温度可降至32℃左右。寒主收引,鼻咽部血管引起收缩,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为流感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条件,而且,这样的温度又适合流感病毒的复制繁殖,再加上对变异的流感病毒,人们普遍缺乏免疫力,流感因此而发生。

    2.中医药治疗流感的优势

    我国北方的流感多为内热外寒证,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热、恶寒,部分患者有高热、头痛、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部干痛、咳嗽少痰、舌红苔黄、脉浮数,多数病人白细胞不升高,个别也有稍高者,咽部充血,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少见(鼻涕、眼泪不多)。这是因为内热蕴于肺胃、外寒如冰、紧束肌表,使全身酸楚疼痛,热势亦高。因此,必须内外兼顾,表里同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以清里热;散寒透邪、舒筋通络而散表寒。
, 百拇医药
    1998年冬,我们根据当年发病特点而研制的“感冒合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治疗17万多病人,多数患者服药2~3服即能显效或治愈。中医药治疗流感效果显著,轰动京城,深受大众欢迎。今年冬季一旦发生流感,我们会根据今年的发病特点,专家组立刻研制出方案,发挥中医药优势。

    中医药治疗流感既能速效,又能缩短疗程,迅速改善症状,其原因就在于中医是从大处着眼,随机应变,通过调整身体的整体机能状态,提高抗病能力,驱除外邪,对流感进行及时而辨证的治疗,不仅抗病毒,更治病毒病。中药可以抑制病毒,还可以通过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将病毒在体内产生的毒性物质排出体外,这是普遍的情况。中医更重视因人治宜,对有特殊情况的病人,采取特殊的方药治疗。如糖尿病人患流感,在用药上一方面顾护气阴虚的体质,一方面用些透邪药物驱邪外出,标本兼治,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避免气阴虚与外邪相互作用而使糖尿病加重。同样,冠心病、中风病、肺心病等患者在患流感时,中医治疗都会标本兼治,因人治宜,加用不同的药物,防止因流感而使旧病加重。这更是中医的优势!, 百拇医药